[发明专利]一种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00666.2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大丰华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识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邓凌云 |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杆用 加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强化箱、波击式原子化离型嵌入机构和双旋转型密封强化机构,所述支撑柱对称设于底板的一端上壁,所述强化箱设于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侧,所述波击式原子化离型嵌入机构设于强化箱一侧的底板上壁,所述双旋转型密封强化机构设于强化箱内部。本发明属于阀杆处理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多组阀杆在双转向的作用下均匀的吸收氮离子,且可以避免分解后的活性氮原子快速结合失去渗氮功能的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阀杆表面渗氮过程中﹐氨气分解所产生的活性氮原子只有少部分被钢材表面吸收,大部分的活性氮原子很快地结合成氮分子而失去渗氮能力,为保证钢材表面有足够的活性氮原子吸收以利于渗氦的进行,必须持续地供给新鲜的氨气。
目前现有的降尘装置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现有的阀杆表面在进行渗氮处理时,氨气分解出的活性氮原子利用率较低;
2、传统的渗氮设备需要对大量的氨气进行分解,从而保证阀杆表面渗氮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针对活性氮原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创造性地将冲击波效应、喷射气流和双向旋转结构相结合,在原子化离子的作用下,通过设置的波击式原子化离型嵌入机构和双旋转型密封强化机构,实现了氮离子快速地嵌入到阀杆表面,同时在射流的影响下,使得氮离子在阀杆表面进行快速的扩散,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氨气在高温下分解出的活性氮原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多组阀杆在双转向的作用下均匀地吸收氮离子,且可以避免分解后的活性氮原子快速结合失去渗氮功能的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
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阀杆用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强化箱、波击式原子化离型嵌入机构和双旋转型密封强化机构,所述支撑柱对称设于底板的一端上壁,所述强化箱设于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侧,所述波击式原子化离型嵌入机构设于强化箱一侧的底板上壁,所述双旋转型密封强化机构设于强化箱内部,所述波击式原子化离型嵌入机构包括原子气输送机构、物质化原机构、原子化离机构和间断高射喷出机构,所述原子气输送机构设于底板上壁,所述物质化原机构设于原子气输送机构上壁,所述原子化离机构设于物质化原机构侧壁,所述间断高射喷出机构设于物质化原机构靠近强化箱的一侧,所述双旋转型密封强化机构包括大圈旋转机构、单组转向机构和定位夹持机构,所述大圈旋转机构设于强化箱内壁,所述单组转向机构设于大圈旋转机构上,所述定位夹持机构设于单组转向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大丰华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大丰华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0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金融产品定向筛选的金融产品推荐方法和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