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巯基乙酸类物质进入人体的智能温敏型烫发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0437.0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9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燕;雷月;周越;智超;许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04;A61K8/20;A61K8/22;A61K8/24;A61K8/41;A61K8/44;A61K8/49;A61K8/55;A61Q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巯基 乙酸 物质 进入 人体 智能 温敏型 烫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巯基乙酸类物质进入人体的智能温敏型烫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具有温敏性能的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水凝胶用来负载巯基乙酸类物质,配合使用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形成凝胶状态并且调整胶凝温度,使其达到头皮温度(32±0.5℃)。当烫发剂在接触到头皮后能够形成凝胶,有效阻隔巯基乙酸类物质进入头皮,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并且因为其在头发上仍然是液态,故依旧有优良的烫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巯基乙酸类物质进入人体的智能温敏型烫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因素,造成人们脱发,发量少。烫发作为一种在外观上增加发量的手段,备受青睐。然而无论是热烫使用的氨水、亚硫酸盐还是冷烫所用的巯基乙酸类物质都是有毒物质,有研究证明巯基乙酸有致癌作用,将有损爱美发的人和美发行业从事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巯基乙酸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巯基乙酸加入壳聚糖/甘油磷酸钠体系后,凝胶温度会提高很多,不能在头皮温度(32±0.5℃)形成凝胶,亟需一种对人体危害小且能够有效烫发的烫发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形成凝胶状态并且调整胶凝温度,使其达到头皮温度(32±0.5℃),并且在胶凝状态下,对巯基乙酸的释放减少很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巯基乙酸类物质进入人体的智能温敏型烫发剂,由A、B两剂组成;其中,A剂包括水、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巯基乙酸类物质、盐酸、磷酸氢二钠、烷基三甲基氯化铵;B剂包括水、壳聚糖、甘油磷酸钠、盐酸、磷酸氢二钠、过氧化氢、吐温20或者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剂中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分别为:0.5%-1%壳聚糖、2%-6%甘油磷酸钠,6%-9%巯基乙酸钠、0.1%-0.15%盐酸、1.35%-1.46%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磷酸氢二钠,剩余为去离子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B剂中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分别为:0.5%-1.5%壳聚糖、3%-7%甘油磷酸钠、0.1%-0.15%盐酸、2%-6%过氧化氢、2%-6%吐温或者0.2%-0.6%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以及1%-2%磷酸氢二钠,剩余为去离子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剂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含1.42%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减少巯基乙酸类物质进入人体的智能温敏型烫发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A剂:将巯基乙酸钠配制成体积分数为10%的巯基乙酸钠溶液;将壳聚糖(CS)溶解在盐酸溶液中,得到澄清的CS溶液;将甘油磷酸钠(GP)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的GP溶液;将GP溶液加入到CS溶液中,并加入磷酸氢二钠,混匀,得到澄清的CS/GP溶液;再将10%巯基乙酸钠溶液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到CS/GP溶液中,混匀,获得透明粘稠状的液体,即的A剂;
(2)制备B剂:将壳聚糖(CS)溶解在盐酸溶液中,得到澄清的CS溶液;将甘油磷酸钠(GP)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的GP溶液;将GP溶液加入到CS溶液中,并加入磷酸氢二钠,混匀,得到澄清的CS/GP溶液;将吐温20或者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CS/GP溶液中,混匀,获得透明粘稠状的液体,即得B剂。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智能温敏型烫发剂在烫发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0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