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石流级联堵溃放大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0433.2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胡卸文;段雯超;罗刚;周永豪;白金钊;王严;曹希超;张仕林;蓝再成;吴有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3/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117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级联 放大 效应 模拟 试验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泥石流级联堵溃放大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系统;泥石流浆料输送系统;多级堵溃控制系统;监测系统;
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可伸缩支架(11)、运移沟槽(12)以及刚性支撑板(13);运移沟槽(12)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沟槽(122)和水平沟槽(123);
所述泥石流浆料输送系统包括:物料箱(21)与运移沟槽(12)之间连接输送管道(22),运移沟槽(12)末端放置有废料池(25),废料池(25)与物料箱(21)之间设有软管(26)和涡轮泵(27),将废料池(25)中的泥料重新回收到物料箱(21);
所述多级堵溃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翻盖档板(31)分别设置在倾斜沟槽(122)中,翻盖档板(31)下端焊接中心轴(34),中心轴(34)通过轴承(33)安装在倾斜沟槽(12)内的底部,中心轴(34)的转动由电磁开关(35)控制,从而控制所述翻盖档板(31)的开合;翻盖档板(31)上分布有泄水孔(32),用来模拟泥石流堵溃前发生渗流的情况;
监测系统包括:水平沟槽(122)中段侧壁上用于测量泥位的刻度尺(44),水平沟槽(122)一旁设置高清摄像仪(45)及用来接收监测数据的PC端(46);流速监测装置(42)及泥石流撞击力监测装置(43)并排串联于不锈钢的连接杆(41)上,连接杆(41)两端固定在水平槽(12)中段的侧壁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级联堵溃放大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架(11)包括可使其移动的定向脚轮(111),定向脚轮(111)与伸缩管(112)连接,伸缩杆(113)套接于伸缩管(112)中,实现支撑杆的可伸缩功能;
水平沟槽(123)处设置监测装置,且水平沟槽(123)高于地面;
刚性支撑板(13)焊接于物料箱(21)以及输送管道(22)的侧壁底部,用于承载电机(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级联堵溃放大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承载物料箱(21)及输送管道(22)的可伸缩支架(11)上,相邻伸缩管(112)安装“x”形横向辅助支架(114),此处可伸缩支架(11)高度一致;
用于支撑物料箱(21)到废料池(25)的可伸缩支架(11),高度从物料箱(21)到废料池(25)方向呈递减状态,用来模拟泥石流下滑山道的沟槽形结构;
运移沟槽(12)两侧立板为透明钢化玻璃,每段倾斜沟槽(122)通过转动轴(121)连接,用于改变倾斜沟槽(122)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级联堵溃放大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石流浆料输送系统位于该试验装置的两端,物料箱(21)呈梯形漏斗状,其侧壁底部矩形开口与输送管道(22)进口端连接,输送管道(22)管口的高度低于物料箱(21)及运移沟槽(12);输送管道(22)中配置浆料定速输送器(23);
试验装置末端的废料池(25)上端与水平沟槽(123)的出口连接,侧壁底部与软管(26)的一端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石流级联堵溃放大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浆料定速输送器(23)包括中心轴(233)和若干不锈钢矩形扇板(231),扇板(231)间隔一定间距围绕中心轴360°垂直焊接;浆料定速输送器(23)通过一段中心轴(233)穿过输送管道(22)外壁与电机(24)连接,电机(24)的机座(241)通过螺栓(242)固定在刚性支撑板(13)上;在中心轴(233)的端面与电机轴的连接处配置联轴器(243),配合轴承(232)实现电机(24)带动浆料定速输送器(23)转动,用来调整水流的初始速度和运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04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