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98471.9 | 申请日: | 202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允;陈昌松;李冲;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交科路面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35/12;B01F35/71;B01F35/75;B01F35/95;B01F10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史应俊 |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原料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包括防护支撑机构、容纳机构、运输机构,所述防护支撑机构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容纳机构,所述防护支撑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将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的搅拌机构。本发明该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通过支撑筒腔的设置,使得混合原料的送出能够留有一定高度避免在输送时溅出过多;利用高度不一的注入管的设置,使得在进行混凝土原料注入时能够依据尺寸选择注入高度进而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并且在分离挡片的作用下能够配合刮棒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出,避免在容器内部留存黏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料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以柏油或焦油的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主要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混凝土属于建筑材料。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在对沥青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时,原料混合物会黏连在容器内部和搅拌棒主体上,进而影响下一次的混合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该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通过支撑筒腔的设置,使得混合原料的送出能够留有一定高度避免在输送时溅出过多;利用高度不一的注入管的设置,使得在进行混凝土原料注入时能够依据尺寸选择注入高度进而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并且在分离挡片的作用下能够配合刮棒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出,避免在容器内部留存黏连;由于切割搅拌杆及其内部的加热丝的设置,使得在进行混合搅拌时能够对沥青进行加热,可避免在搅拌时凝结在筒中;最后能够在循环滑块的带动下使得分体挂环与挂环,能够对切割搅拌棒的外部表面进行刮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包括防护支撑机构、容纳机构、运输机构,所述防护支撑机构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容纳机构,所述防护支撑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将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二号电机、承载垫盘、转动主轴、散落块、承载块、切割搅拌杆、刮棒、循环滑块、挂环、连接片、分体刮环,所述承载垫盘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容纳机构的上部,所述承载垫盘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所述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的下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散落块,所述循环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转动主轴的内部两侧,所述循环滑块之间通过所述分体刮环连接,所述循环滑块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挂环,所述挂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承载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主轴的顶端两侧,所述承载块的下表面内部嵌入有所述切割搅拌杆,所述切割搅拌杆的下端嵌入在所述刮棒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防护支撑机构包括盘形垫板、支撑筒腔,所述盘形垫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支撑筒腔,所述支撑筒腔的内部两侧开设有出料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容纳机构包括搅拌筒、注料管、绝热贴片、槽口底板、分离挡片、一号电机、固定挡板,所述搅拌筒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筒腔的内部,所述搅拌筒的外部圆周面上通过法兰连接有三处所述注料管,所述支撑筒腔的上表面贴设有所述绝热贴片,所述搅拌筒的下表面密封连接有所述槽口底板,所述槽口底板的下部被所述分离挡片覆盖,所述分离挡片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所述一号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交科路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交科路面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8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曲线减速机用降噪装置
- 下一篇:LED灯板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