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虾药物精准投喂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97525.X 申请日: 2022-06-20
公开(公告)号: CN115024253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9
发明(设计)人: 邓俊劲;李家洲;李剑松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湛江科创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13 分类号: A01K61/13;A01K61/59;A61J3/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桂婷
地址: 51064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对虾 药物 精准 投喂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对虾健康养殖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对虾药物精准投喂的方法。首先将拟用药物先与粘合剂、粉末型饲料原料充分混合,并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利用常温型或带冷却的造粒机进行造粒,让药物均匀分布在颗粒之中,将该颗粒投入到养殖塘中,由于颗粒致密组织的保护,阻隔了水与药物的接触,避免了药物向水中的溶解与扩散作用,对虾摄食颗粒的过程中,会将大部分药物一起摄入体内,发挥药物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本发明可实现药物精准进入对虾体内,药物进入对虾体内的几率可由现在的10%以上提高到90%以上。药物的用量可以减少95%以上。可降低对虾因病死亡率6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虾健康养殖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虾药物精准投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对虾养殖第一大国。年养殖面积超过17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50万吨。据资料统计,由于对虾病害的影响,对虾养殖平均成功率只有30%~40%。这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大量的病死虾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对虾养殖户克服病害的常用手段,依然是药物保健和治疗。由于养殖用的饲料都是商品化的颗粒料,因此养殖户在用药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采用将粉末型药物与商品化饲料混合投喂的方式。这种方式,药物通过吸附在饲料表面,与饲料一起被对虾摄食入体内,发挥保健或治疗效果。受对虾底栖的特性影响,对虾商品化的饲料均为沉水料,即饲料的密度大于水体,投入水体后,会受重力的作用,沉入塘底,供对虾摄食。在饲料下沉的过程中,吸附于饲料颗粒表面的药物,会在与水的接触过程中,自动向水体溶解和扩散。溶解与扩散的量与水流速度、深度及与水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因此,这种药物拌料的用药方式,进入对虾体内的药物量是完全不受控的。对于水溶性好的药物,能进入对虾体内的药物只能占到药物总量的1~5%。在养殖实践过程中,养殖户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采取大幅度提升药物用量的方式,来提升药物进入对虾体内的几率。这不仅造成大量的药物浪费,同时过剩的药物进入环境中,也有引起耐药性的危险。另外,也有养殖户采用药物溶解后,满塘泼洒的方式。这种方式则更粗放。由于水体量太大,药物分散在水体后,对虾只能通过在与水的交换过程中,摄入极微量的药物。效果更是无法保障。

能将药物最大限度的送入到对虾体内的方法,无疑是事先让药物进入饲料内部,避免药物与水体的接触,防止溶解和扩散流失。这需要在饲料加工前,将药物与粉末型饲料原料充分混匀,再进行造粒。传统的造粒方法是用高温蒸汽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加热,让饲料原料中的淀粉类基质糊化,再进入螺杆型造粒机,在压力作用下,借助高温下糊化的淀粉,使饲料粘连成颗粒型。常见药物多数具有热不稳定性特点,即在高温时,药物的结构或活性会丧失。因此,目前药物也无法通过与饲料一起造粒的方式,获得精准投喂入对虾体内的途径。

针对上述对虾疾病预防与治疗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正是提供一种药物精准投喂技术,在借助外在粘合剂的前提下,通过低温条件进行造粒,既可以避免高温对药物破坏作用,又可以使药物在饲料颗粒内均匀分布,与饲料一起精准进入对虾体内,达到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虾药物精准投喂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对虾药物精准投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拟用药物先与粘合剂、粉末型饲料原料充分混合,并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利用常温型或带冷却的造粒机进行造粒,让药物均匀分布在颗粒之中;将该颗粒投入到养殖塘中,由于颗粒致密组织的保护,阻隔了水与药物的接触,避免了药物向水中的溶解与扩散作用,对虾摄食颗粒的过程中,会将大部分药物一起摄入体内,发挥药物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拟用药物为粉末状,可以为治疗性药物或保健性药物;优选地,所述拟用药物为青霉素钠、维生素C、氟苯尼考或乳球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湛江科创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湛江科创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75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