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子设备的线束加工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96284.7 | 申请日: | 202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3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游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励知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95 | 代理人: | 姚朝权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设备 加工 制造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子设备的线束加工制造装置,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驱动部;所述安装驱动部上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安装驱动部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缠绕装置;所述转动缠绕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上滑动连接有对接安装件;实用性更强,可以有效的提高线束缠绕紧实度的同时,缠绕更加均匀,同时可以辅助二次提高贴合度,贴合更加高效,提高使用寿命,造价低,功能更加全面;解决了目前线束加工制造装置无法更好的适用多种胶带缠绕需求,同时连续缠绕效率低,也无法实现二次挤压贴合,同时多股线束的聚集效果差,线束的输送不够稳定,胶带缠绕均匀度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子设备的线束加工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在实际的机电等设备生产过程中,线束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子设备的连接就会用到多股的长距离线束与主设备连接,其中线束的生产过程中就要针对线束采用接头处胶带缠绕以及多股线束的胶带捆绑缠绕,此时一款好的子设备的线束加工制造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就目前线束加工制造装置而言,功能性单一,无法更好的适用多种胶带缠绕需求,连续缠绕效率低,同时极易产生褶皱,也无法实现二次挤压贴合,后续使用防潮防水效果差,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多股线束的聚集效果差,影响胶带缠绕效果,线束的输送不够稳定,胶带缠绕均匀度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子设备的线束加工制造装置,其具有往复移动部,可以联动实现往复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线束胶带连续缠绕后的贴合效果,可以辅助滚压线束缠绕的胶带,提高线束加工质量,整体实用性更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子设备的线束加工制造装置,具体包括安装驱动部;所述安装驱动部上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安装驱动部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缠绕装置;所述转动缠绕装置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上滑动连接有对接安装件;所述安装驱动部上安装有两个聚集限位部;所述安装驱动部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扩张装置;所述安装驱动部上滑动连接有往复移动部;所述往复移动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挤压贴合件;所述安装驱动部包括:设备安装板、转动安装架、驱动电机和往复丝杠,所述设备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安装架;所述设备安装板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板底部;所述往复丝杠上设有双向螺纹;所述往复移动部包括:往复移动板和夹紧安装架,所述往复移动板滑动连接在设备安装板上;所述往复移动板底部螺纹连接往复丝杠;所述往复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夹紧安装架。
可选地,所述对接安装件包括:对接轴和对接拉簧,所述对接轴滑动插装在转动支撑架上;所述对接轴上套装有对接拉簧,且对接拉簧两端连接在转动支撑架与对接轴尾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驱动部还包括:运行驱动齿轮,所述往复丝杠上固定连接有运行驱动齿轮。
可选地,所述往复移动部还包括: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螺纹杆分别螺纹连接在夹紧安装架两侧,两个调节螺纹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架、输送橡胶辊、滑动挤压轴架、滑动挤压辊和联动带轮,所述输送辊架设有两个,两个输送辊架分别固定连接在设备安装板上;两个所述输送辊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输送橡胶辊;两个所述输送辊架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挤压轴架;两个所述滑动挤压轴架上分别套装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滑动挤压轴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动挤压辊;两个所述输送橡胶辊的轴端分别设有联动带轮,且两个联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聚集限位部包括:挤压安装块、推进辊架、贴合轴、聚集槽辊和挤压推进轴,所述挤压安装块固定连接在设备安装板上;所述推进辊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贴合轴,且两个贴合轴上分别套装有拉簧;拉簧连接在推进辊架与挤压安装块之间;两个所述推进辊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聚集槽辊;所述推进辊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推进轴,且挤压推进轴为“L”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6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