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镁水泥基钢结构防腐型防火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4443.X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1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健;肖起坤;季韬;邵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08 | 分类号: | C09D1/08;C09D5/08;C09D5/18;C09D7/65;C09D7/6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刘佳;蔡学俊 |
地址: | 362251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水泥 钢结构 防腐 防火 涂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镁水泥基钢结构防腐型防火涂料,其是以重烧氧化镁、磷酸二氢盐、磷酸锌、聚磷酸盐、可再分散乳胶粉、硅烷基粉末、聚乙烯醇、硼砂、硼酸锌为防腐粘结组分,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空心漂珠、海泡石为阻燃隔热组分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防腐型防火涂料不仅满足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还具有粘结性好、抗锈蚀能力强,具备良好防腐蚀能力的特点,且环保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镁水泥基钢结构防腐型防火涂料。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厚型防火涂料基本都采用硅酸盐水泥、耐火水泥作为主要的胶结材料,为了提高其耐火性能,防火涂料中还会掺加一些发泡材料如三聚氰胺等,这些发泡材料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氨气,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当前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还存在着易脱落、干燥时间长、施工工序复杂等缺点。此外,钢结构除了要解决因火灾造成的承载能力下降的问题外,还要解决因腐蚀造成的承载力下降,因此要保证钢结构的安全应用必须同时解决防腐与防火两大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会先在基材表面涂抹防锈底漆,之后再涂刷防火涂料,但这样存在着施工工序多、造价高等缺点,且若防腐涂料与防火涂料不匹配,会导致涂料脱落,失去保护作用。所以,目前急需一种可以在钢结构表面快速涂抹,且环保无污染、粘结强度高、兼具防火与防腐功能、便于施工的钢结构厚型涂料。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钢结构存在的耐火性能较差、易被腐蚀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无污染、干燥时间短、粘结性能强、兼具防火防腐性能的磷酸镁水泥基钢结构防腐型防火涂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酸镁水泥基钢结构防腐型防火涂料,其是以重烧氧化镁、磷酸二氢盐、磷酸锌、聚磷酸盐、可再分散乳胶粉、硅烷基粉末、聚乙烯醇、硼砂、硼酸锌为防腐粘结组分,以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空心漂珠、海泡石为阻燃隔热组分构成;其中,各成分用量按重量百分数计为,重烧氧化镁22~25%、磷酸二氢盐5~10%、磷酸锌0~2.5%、聚磷酸盐0~2%、可再分散乳胶粉1.5~2.5%、硅烷基粉末0.4~1.2%、聚乙烯醇1.5~2%、硼砂0.8~1.5%、硼酸锌2~6%、膨胀蛭石21~25%、膨胀珍珠岩12~16%、空心漂珠5~10%、海泡石10~12%,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基粉末的活性含量为20±0.5%,粒径150~200μm。所述膨胀蛭石的粒径为0.5~1.5mm,密度为500~600kg/m3,导热系数为0.04~0.06W/(m·K)。所述膨胀珍珠岩的粒径为2.5~3.5mm,密度为80~100kg/m3,导热系数为0.003~0.005W/(m·K)。所述空心漂珠的粒径为75~150μm,密度为300~400kg/m3,导热系数为0.03~0.05W/(m·K)。所述海泡石的硬度为2~3,密度为600~700kg/m3。
所述磷酸镁水泥基钢结构防腐型防火涂料的使用方法,具体是先将钢结构表面清洁干净,然后将所述防腐型防火涂料加水搅拌均匀,再涂抹于清洁好的钢结构表面,待其快速凝结;其中,加水量为所用防腐型防火涂料重量的70%-80%;涂抹的涂层厚度≥8mm。
本发明中所用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空心漂珠、海泡石皆是环保耐火材料,可在高温下吸热膨胀而不产生有毒气体,防火性能优异,将四种材料颗粒级配合理,有利于涂料的均匀致密。但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空心漂珠、海泡石的使用对涂料的粘结强度有着消极影响。随着其掺量的增加,单位体积内粘结材料比例减小,粘结强度逐渐降低。为此,本发明使用重烧氧化镁、磷酸盐、硼砂、水、可再分散乳胶粉、聚乙烯醇、硅烷基粉末、硼酸锌为复合粘结材料,从而在最大比例包含耐火材料的条件下使所得防火涂料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4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