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枪体固定装置、方法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91484.3 | 申请日: | 2022-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1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丰浩宇;徐波;刘清;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7/14 | 分类号: | B60R7/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任苗苗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枪支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枪体固定装置、方法及车辆。所述装置包括两个环抱支架模块,环抱支架模块包括环抱所述立柱的第一环抱单元和第二环抱单元,环抱单元上均设有多个对接螺纹通孔;上固定支架模块与对接螺纹通孔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轴、U型支撑块以及变形结构段,变形结构段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变形锁紧段,下固定支架模块与对接螺纹通孔连接,下固定支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连接轴以及枪支固定座。所述方法包括将枪托倾斜放入枪支固定座内,然后在外力作用下降枪管加压至上固定支架模块内。本发明采用转轴式结构固定在车体中间立柱上,实现枪的固定就在座椅旁边,方便取放,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枪支固定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枪体固定装置、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车辆装备的枪夹固定装置布置在车内或车体内壁上,存放取用都不太方便,且布置空间有限。不能充分利用车内有效空间。在供给军方的越野改装车上,为了应对不同区域局势的问题,部分改装车需要将步枪牢固的固定在车厢内,以便应对随时发生的各种状况;基于此点,需要在车厢内设计出步枪枪架结构并将其牢固、稳定的安装在车厢内,以便于步枪方便的取放;现有技术中,由于自动步枪一般尺寸较大,不能像手枪一样任意摆放或占用的空间小,因此一般自动步枪都是需要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的,但现有的自动步枪固定装置一般存在两个相矛盾的问题,其一是需要自动步枪固定装置能稳固地对步枪进行固定,不会随意发生松动或掉落的情况;其二是自动步枪固定装置能够很好的设置在越野车内,且很好的与车辆配合;但是由于车辆空间、位置以及颠簸的原因,使其两者难以兼顾,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将步枪进行稳定的固定,又很好的与车辆车厢相配合安装的步枪枪架。
中国专利CN106184024A公开了一种枪架结构及汽车,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部且与车辆横梁相连接的上安装支架、设置在支撑柱下部且与配件箱上部相连接的下安装支架,支撑柱中上部设置用于安装步枪枪夹的步枪枪夹板。该结构占用车内空间较大,当车内空间有限,则不能整体布置,适用范围小,同时该结构无法根据枪支结构调整相应的固定装置,适用性不强。
基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本领域亟需提出一种结构稳定性好,能够牢固稳定的将步枪安装在车厢内的步枪枪架结构,采用上下支架环抱在座椅中间立柱上的结构固定枪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枪支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大、不能调整枪支固定方向且适应性不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枪体固定装置、方法及车辆,其中结合车身的特征及枪支固定、取放特点,相应设计了一种结构稳定性好,能够牢固稳定的将步枪安装在车厢内的步枪枪架结构,并对其关键组件如环抱支架模块、上固定支架模块和下固定支架模块的结构及其具体设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枪夹设立的位置受限、取放不方便的问题,同时采用转轴式结构固定在车体中间立柱上,实现枪的固定就在座椅旁边,方便取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枪体固定装置,包括:
沿立柱轴向布置的两个环抱支架模块,该环抱支架模块包括环抱所述立柱的第一环抱单元和第二环抱单元,所述第一环抱单元上设有多个第一对接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环抱单元上设有多个第二对接螺纹通孔;
多个用于固定枪管的上固定支架模块,所述上固定支架模块与设于上方的环抱支架模块的第一对接螺纹通孔和/或第二对接螺纹通孔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轴、U型支撑块以及变形结构段,所述U型支撑块内嵌在所述变形结构段中,所述变形结构段上依次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以及变形锁紧段,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用于放置不同管径的枪管;以及
多个用于固定枪托的下固定支架模块,所述下固定支架模块与设于下方的环抱支架模块的第一对接螺纹通孔和/或第二对接螺纹通孔连接,且下一个固定支架模块与一个上固定支架模块对应设置,所述下固定支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下连接轴以及枪支固定座,所述枪支固定座用于固定枪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1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