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87757.7 | 申请日: | 2022-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旸;余志健;孔祥玲;崔则阳;施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5/12 | 分类号: | G01M1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室 各部 声学 特性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1.一种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试验段(10)、激励单元(20)、采集单元(30)和供气源(40),其中测试试验段(10)包括试验段左段(103)和试验段右段(106),所述试验段左段(103)一端连接所述试验段右段(106),在连接部位的所述试验段右段(106)内部设置有外部气流进入的试验进气管(111),通过所述试验进气管(111)将所述试验段左段(103)和所述试验段右段(106)的内部连通;所述试验段左段(103)另一端设置有喇叭形出口(101),靠近所述喇叭形出口(101)一侧的所述试验段左段(103)上沿周向设置有一个以上试验段左段气动扬声器(102);远离所述试验进气管(111)的试验段右段(106)一侧沿周向设置有一个以上试验段右段气动扬声器(108);所述试验段左段(103)和试验段右段(106)均为带夹层的筒体结构;所述试验段左段(103)上周向设置有试验段左段麦克风接座(104),所述试验段右段(106)上周向设置有试验段右段麦克风接座(107);所述激励单元(20)包括相互连接的信号发生器(22)和功率放大器(21),所述功率放大器(21)分别与所述试验段左段气动扬声器(102)和所述试验段右段气动扬声器(108)连接;所述采集单元(30)包括相互连接的麦克风信号采集卡(31)和上位机(32),所述麦克风信号采集卡(31)分别与所述试验段左段麦克风接座(104)和所述试验段右段麦克风接座(107)连接;所述试验段右段(106)的端部设置有试验段气流进气管(109),所述供气源(40)的输出端和所述试验段气流进气管(10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段左段(103)和所述试验段右段(106)通过法兰盘(10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夹层的筒体结构的夹层内设置有电加热层(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进气管(111)设置在测试试验件(110)上,所述测试试验件(110)设置在所述试验段右段(106)内部与所述试验段左段(103)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试验件(110)为燃烧室喷嘴、声学阻尼器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段左段麦克风接座(104)和/或所述试验段右段麦克风接座(107)沿周向和轴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段左段麦克风接座(104)和/或所述试验段右段麦克风接座(107)轴向设置非全部等间距,其中部分为等间距,部分为非等间距,相邻的所述试验段左段麦克风接座(104)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试验段右段麦克风接座(107)之间距离呈递增或递减方式设置。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室各部件声学特性测量系统进行声学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试验段左段(103)和试验段右段(106)加热至工况温度;
(2)开启供气源(40),调节空气压力和流量至工况点;
(3)设置激励单元(20)产生试验信号,通过采集单元(30)采集信号,并保存数据;
(4)在上位机(32)上采用labview软件取试验段左段(103)和试验段右段(106)的麦克风信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至频域;
(5)在上位机(32)上,利用试验段左段(103)和试验段右段(106)的麦克风频域数据,采用多麦克风法耦合温度和气流速度修正计算热声振荡传递矩阵,以及各测试试验件的声学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77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