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87327.5 | 申请日: | 2022-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良;章潇慧;于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剑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执行 方法 平台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执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待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的测试用例的测试步骤之间相应变量的关联关系,且为变量设置关联标识;执行测试用例以完成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关联关系给一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设置关联标识,将设置关联标识的测试结果用于其他测试用例的测试步骤或者同一个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中。由于能够直接将测试结果用于其他测试用例或者同一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这样,不用再执行相应的测试用例获得测试结果,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可靠性的测试效率,可以节省计算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用于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种类和复杂度也在不断提升,对各类待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基于上述原因,待测对象测试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仪表和测试用例也越来越多。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在完成待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的前提下,提高测试效率,节省计算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能提高测试效率和节省计算资源。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用例执行方法。所述执行方法用于对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可靠性进行黑盒测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所述待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的测试用例的测试步骤之间相应变量的关联关系,且为所述变量设置关联标识;执行所述测试用例以完成所述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可靠性测试,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给一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设置所述关联标识,将设置所述关联标识的测试结果用于所述其他测试用例的测试步骤或者同一个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中。上述执行方法至少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设置了所述关联关系和关联标识,在执行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将一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设置所述关联标识,能够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和关联标识直接将测试结果用于其他测试用例或者同一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这样,不用再执行相应的测试用例获得测试结果,因而,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可靠性的测试效率,而且,因为不用再执行测试用例以获得测试结果,因此可以节省计算资源。
可选地,所述执行方法包括: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指标,在所述测试结果满足待测对象相应的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返回所述测试结果,否则,根据性能指标返回所述测试结果对应的正确值。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测试结果满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才返回测试结果,或者在不满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返回正确值,这样,确保其他测试用例或者同一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始终能得到正确的测试结果,待测对象的可靠性的测试不受错误的结果影响,在提高测试效率和节省计算资源的情况下,确保可可靠性测试的精度。
可选地,所述执行方法包括: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指标,在所述测试结果满足待测对象相应的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返回所述测试结果,否则,接收调整指令,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调整所述测试用例之间的执行顺序或同一个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的执行顺序。上述实施方式至少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调整测试用例(测试用例之间或者同一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不用执行需要使用所述测试结果的测试用例或者同一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这样,确保轨道交通的待测对象的测试过程完成。
可选地,所述调整指令为变更指令,所述变更指令用于变更所述测试用例之间的执行顺序或者同一个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的执行顺序;和/或,所述调整指令为删除指令,所述删除指令用于删除测试用例或者同一个测试用例的其他测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7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