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中益气口服液的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85883.9 | 申请日: | 2022-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费状丽;施杰;徐威威;谢荣伟;王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中益气 口服液 hplc 特征 图谱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中益气口服液HPLC特征图谱建立的方法,属于中药制剂分析领域。此方法优化了特征图谱检测条件,基于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筛选标志性特征峰,经过方法学考察,最终确定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subgt;18/subgt;色谱柱(4.6×250mm,5μm);以乙腈(A)‑0.2%甲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0mL/min;检测波长260nm,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补中益气口服液特征图谱。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稳定性和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本发明所测得的补中益气口服液特征图谱,充分展示了口服液的化学成分特征,为补中益气口服液后续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分析领域,具体涉及补中益气口服液特征图谱的建立方法。
(二)背景技术
补中益气口服液是由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十味药材所制得的中药复方制剂,其原方由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首载于《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方中黄芪可用于脾胃虚弱、肺气受邪的患者,能够避免自汗而损伤元气;甘草味甘,能泻心火除脾脏热气,中和脾胃元气,炮制品的作用更强;白术可泄胃中热;升麻、柴胡可引补气药的甘温之气上升;陈皮理气,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研究表明补中益气口服液具有调节胃肠、增强免疫、抗炎、抗疲劳等药理作用;对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等方面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中药及复方特征图谱是控制药材及复方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特征图谱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很好地契合了中药组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够评价和控制中药材及复方的质量。补中益气组方拥有多种剂型,如补中益气合剂、丸、颗粒、口服液等,其中合剂、丸、颗粒均收录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而补中益气口服液尚未有明确质量标准。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对补中益气口服液采用HPLC法进行特征图谱研究,严格把控补中益气口服液的质量,全面且直观地反映其内部活性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为后续补中益气口服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补中益气口服液的特征图谱检测方法,为控制该制剂质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对枇补中益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技术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特征图谱的补中益气口服液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供试品与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补中益气口服液1mL于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5mL,超声3min,过0.22μm微孔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取毛蕊异黄酮-7-O-葡萄糖苷、甘草苷、阿魏酸、橙皮苷、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20μg、50μg、5μg、170μg、10μg、200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特征图谱的优化
对特征图谱构建中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水相酸、波长、柱温、流速、色谱柱)进行优化,建立补中益气口服液最佳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3)特征峰的选择
区别于普通特征峰根据色谱峰高低进行选择,本发明中利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CA、PCA、PLS-DA),对不同批次补中益气口服液的色谱峰进行分析,筛选出对于样品质量影响较大色谱峰。以此筛选结果为参考,确定色谱图特征峰。
(4)特征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对特征图谱的建立方法进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考察,佐证该分析方法可适用于补中益气口服液特征图谱分析。
(5)建立补中益气口服液的特征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5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