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作系统的远程协同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4214.X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榕;张晋锋;吕灼恒;刘瑞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曙光智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25 | 分类号: | H04L67/025;H04L67/08;H04L67/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迎迎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系统 远程 协同 访问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操作系统的远程协同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操作系统的远程协同访问方法由与操作系统通信连接的中转服务器执行,包括:在检测到主客户端以WebShell的方式远程登录目标操作系统时,与主客户端建立第一类连接,并模拟主客户端与目标操作系统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在检测到所述主客户端邀请协同客户端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协同访问时,与所述协同客户端建立所述第一类连接;通过第一类连接和第二类连接,控制所述主客户端和所述协同客户端共同对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远程协同访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远程协同访问,同时能够保证系统信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系统的远程协同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Linux系统因其开源且安全稳定的特性,常用于企业服务器中,然而由于Linux命令较多且学习成本较高,用户在使用Linux系统时会经常遇到操作问题或系统维护问题,需要协助人员进行远程指导或协同操作。
协助人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协助用户解决问题:通过远程会议软件或聊天软件进行指导操作、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或远程桌面连接用户电脑进行操作或使用用户发送的系统连接方式直接登录系统进行操作。
然而,通过远程会议软件或聊天软件进行指导操作的方法沟通效率低、无法实时操作以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或远程桌面连接用户电脑进行操作的方法需要双方同时安装相应的客户端、所需网络带宽较大且会暴露全部桌面信息,通过使用用户发送的系统连接方式直接登录系统进行操作的方法对协助人员的自主操作失去监管、系统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系统的远程协同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远程协同访问,同时通过主客户端对协同客户端的操作限制,保证了系统信息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系统的远程协同访问方法,由与操作系统通信连接的中转服务器执行,该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主客户端以WebShell的方式远程登录目标操作系统时,与主客户端建立第一类连接,并模拟主客户端与目标操作系统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
在检测到所述主客户端邀请协同客户端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协同访问时,与所述协同客户端建立所述第一类连接;
通过第一类连接和第二类连接,控制所述主客户端和所述协同客户端共同对所述目标操作系统进行远程协同访问。
可选的,检测到主客户端以WebShell的方式远程登录目标操作系统时,与主客户端建立第一类连接,并模拟主客户端与目标操作系统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包括:
在检测到主客户端发送WebShell远程登录请求时,提取所述WebShell远程登录请求包括的主客户端标识、身份验证信息和与目标操作系统对应的WebShell远程登录网址;
根据所述主客户端标识,与主客户端建立第一类连接;
根据中转服务器标识、身份验证信息和WebShell远程登录网址,构建模拟WebShell远程登录请求;
将所述模拟WebShell远程登录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以与目标操作系统建立第二类通信连接。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利用中转服务器与主客户端建立第一类连接,通过主客户端发送WebShell远程登录请求中的信息建立中转服务器与目标操作系统间的第二类连接,采取这种方式既能够实现主客户端与中转服务器之间的双向通信,又能够保障操作系统的信息安全。
可选的,在检测到所述主客户端邀请协同客户端对目标操作系统进行协同访问时,与所述协同客户端建立所述第一类连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曙光智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曙光智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4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