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82474.3 申请日: 2022-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5040570A 公开(公告)日: 2022-09-13
发明(设计)人: 贺成功;龙红慧;徐天馥;王先志;吴子建;王佳;代言静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732 分类号: A61K36/732;A61P7/04;A61P15/00;A61P17/02;A61P25/06;A61P29/00;A61P31/06;A61P39/00;A61M1/08;A61H39/06;A61K35/646
代理公司: 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 32588 代理人: 刘林
地址: 23006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装置 及其 无烟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罐灸的装置,包括罐灸体和艾条,罐灸体底部设有罐灸治疗器下口,罐灸体的顶部设有燃艾槽和把手,艾条嵌合于罐灸体的内部,燃艾槽和把手均与罐灸体呈一体化结构,燃艾槽两侧分布有透气孔,燃艾槽的顶部嵌合有保温盖;艾条上设有艾条空腔,艾条空腔的内设有环状腔壁,艾条空腔的外壁上环绕有环状凸起。本罐灸疗法的装置利用虹吸的原理,将罐内其他加热后排出一部分,吸附于治疗部位,于罐顶部的燃艾槽内点燃艾条后加热罐体,同时具有拔罐和艾灸的双重效果,无烟艾条的原料全部采用纯中药材料,发挥了药物的外治作用,既保持了传统艾条的疗效,又消除了烟尘,减少了治疗室环境的污染,体积小,携带和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灸法、拔罐是中国传统的外治法,随着操作方法的改进,两种传统外治法的结合称为罐灸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拔罐方法和是否配合刺血、中药分类有:留罐法: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走罐法:罐具吸拔住后,将罐自上而下反复拉动至皮肤潮红,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体快速外拔发出声响,以不留痕迹为宜,刺血拔罐法: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刺破穴位病灶部表皮,使之出血,然后立即拔罐,留针拔罐法,指在针刺的周围同时拔罐治疗。药罐:①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②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2/3-1/2)。根据拔罐数量的多少分为: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多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通过上述介绍,传统的拔罐治疗方式,操作以及治疗方式较为局限,缺乏一定的功能性,导致不能将拔罐治疗法发挥至最佳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灸的装置及其无烟艾条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拔罐治疗方式,操作以及治疗方式较为局限,缺乏一定的功能性,导致不能将拔罐治疗法发挥至最佳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罐灸的装置,包括罐灸体和艾条,罐灸体底部设有罐灸治疗器下口,罐灸体的顶部设有燃艾槽和把手,艾条嵌合于罐灸体的内部,燃艾槽和把手均与罐灸体呈一体化结构,燃艾槽两侧分布有透气孔,燃艾槽的顶部嵌合有保温盖;艾条上设有艾条空腔,艾条空腔的内设有环状腔壁,艾条空腔的外壁上环绕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之间设有环状沟;

其中,罐灸体呈球状,罐灸体、燃艾槽和把手均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艾条长度为4~7cm,艾条由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和榆树皮粉构成,环状凸起按艾条的外壁均匀分布且按由上到下依次排列,所述环状沟位于环状凸起之间的连接处;

艾条的制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

S1.摄取原料:依次摄取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和榆树皮粉;

S2.粉碎过筛:将原料木瓜、荆芥、桑寄生、狗脊、杜仲、川芎、全蝎、艾碳依次倒入研磨机内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混合料,将混合粉末进行过筛;

S3.粘合剂制备:将榆树皮粉加入水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配制成粘合剂;

S4.加料混合:将混合粉末加入粘合剂搅拌得到糊状混合料;

S5.模具塑型:将糊状混合料采用模具装填,干燥后取下模具即得无烟艾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2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