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82283.7 | 申请日: | 202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刘麟;李芃;李京;席仁强;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26/02 | 分类号: | C23C26/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姗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火花 放电 涂层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棒状电极(2)、绝缘套筒(1)、基体(4)、工作台(5)、脉冲电源(6)和进给系统(7),所述基体(4)设于工作台(5)上表面,工作台(5)用于控制基体(4)的移动,所述绝缘套筒(1)套设于棒状电极(2)外表面,并且,绝缘套筒(1)的底端低于棒状电极(2)的底端,所述进给系统(7)分别与棒状电极(2)和绝缘套筒(1)的顶部连接,进给系统(7)用于控制棒状电极(2)的上下移动,绝缘套筒(1)的底端设于基体(4)的上部,脉冲电源(6)的正极与棒状电极(2)连接,脉冲电源(6)的负极与基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4)与绝缘套筒(1)的底端的距离为1-5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2)的直径为1-10 mm,棒状电极(2)的底端与绝缘套筒(1)的底端的距离为2-5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装置还包括惰性气体(3),所述惰性气体(3)的出气端设于基体(4)与绝缘套筒(1)之间空隙的一侧,用于保护棒状电极(2)和基体(4),避免氧化。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所要制备涂层的源材料颗粒与锌颗粒混合均匀,利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将混合物压制成棒状电极(2),并将棒状电极(2)放入绝缘套筒(1)中,然后将棒状电极(2)和绝缘套筒(1)与进给系统(7)连接;
步骤二.将棒状电极(2)和基体(4)分别与脉冲电源(6)的正负极连接;
步骤三.涂层准备制备过程中,棒状电极(2)在进给系统(7)的带动下逐步接近基体(4),直至产生放电,放电过程中将产生高温的等离子通道,由于锌的熔点较低,源材料颗粒从棒状电极(2)底端脱落进而粘附到基体(4)表面对应的区域,由于锌的沸点也比较低,部分锌颗粒被气化,从而喷射更多的源材料颗粒进入基体表面,进而实现涂层的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源材料颗粒为单质金属颗粒和/或合金金属颗粒,所述源材料颗粒和锌颗粒的直径小于50 μm,源材料颗粒和锌颗粒的体积分数为5%-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脉冲电源为高低压复合电源,高压为3000-5000 V,电流为0.5-1 A,低压为30-50 V,脉冲宽度在1 -1000μs,占空比在1-10%,峰值电流在10-200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1)为陶瓷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放电的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为氧化铝陶瓷或氧化锆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22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