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1479.4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谦;荆和平;张晋磊;张春岗;张小平;金磊;马学伟;马建新;郭鑫;荆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汇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6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灌注 施工 混凝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灌注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上开设有灌注孔,所述灌注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环,所述第一转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圆周壁上开设有波浪滑槽,所述波浪滑槽首尾相连呈环形状;所述波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一导向滑块与灌注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套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块,所述滑套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滑套转动;本发明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密实,当灌注桩内灌注满混凝土后,混凝土即处于密实状态,可以大大加快混凝土浇筑的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灌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隧道越来越多,在开挖隧道的工程建设中,很容易遇到松散堆积土、回填土等欠固结土层的情况,致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隧道的整体或局部性的沉降,在隧道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存在支护强度不够、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支护结构破坏等问题,为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和运营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种特殊底层下穿隧道的沉降问题,多采用洞内施工灌注桩基加固。
现有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时,通常是采用钻孔机钻孔(或人工钻孔),然后再将预制的钢筋笼吊装到孔内,然后再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由于灌注桩的桩长较深,传统的振捣棒不能伸入到灌注桩的底部,混凝土在从导管输送到灌注桩的底部后只能依靠混凝土本身的坍落度来保证混凝土密实;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浇筑过程中出现气泡,会严重降低装的承载力,且完全依靠混凝土的坍落度来保证混凝土密实会导致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较慢。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上开设有灌注孔,所述灌注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环,所述第一转环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圆周壁上开设有波浪滑槽,所述波浪滑槽首尾相连呈环形状;所述波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一导向滑块与灌注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套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块;所述灌注管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第一转环和滑套均位于安装框内侧;
所述滑套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环,所述第二转环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的底面与搅拌块的顶面贴合;所述搅拌块和夯实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能够相互贴合;所述滑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横槽和斜槽组成,所述横槽与斜槽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滑块,所述第二导向滑块与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驱动组件和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挤压第一压力传感器时,驱动组件驱动滑套顺时针转动,触发组件挤压第二压力传感器时,驱动组件驱动滑套逆时针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电机;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电机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蜗轮;所述蜗轮与第二锥齿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与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框的底部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方,且安装框的内壁与安装环的外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1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