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识别无介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79603.3 | 申请日: | 202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德;王仁群;李海霞;谢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介入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识别无介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应用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凝土底座与设置于混凝土底座上的充电桩,混凝土底座上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两个固定座,固定座呈“匚”形结构,两个固定座相远离的一侧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座水平段上的防护板,防护板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钢丝网,相邻的两个钢丝网之间填充有多个橡胶球,且防护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呈半球形的减震凸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提高对防护板的缓冲作用,使得防护板更好的保护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识别无介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充电装置也相应而生,而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一般采用充电桩的形式,其主要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对于充电站而言一般都会采用落地式充电桩,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3635798B的中国发明公开的一种带有消防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充电器和接头,所述桩体的外边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桩体的底部安装有侧门,所述桩体的另一侧的顶部焊接有雨板,所述桩体的底部焊接有消防栓,所述消防栓的一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桩体的内侧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焊接有支柱,该带有消防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能够将周边的火情进行灭除,保障充电场所的安全,保障灭火器处于低温的状况下,避免因阳光暴晒桩体而导致桩体内的气温过高,避免灭火器升温导致内部压力过高,保障灭火器的放置安全,避免因桩体外侧的气温过高而导致散热不足,提高对充电器的散热效率,提高充电器的工作安全性,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使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时,人员驾驶失误,容易带来车辆直接撞击到充电桩上,而上述充电桩并未在充电桩外侧设置防护装置,通过碰撞易使充电桩遭到破坏,且该充电桩撞击时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力,容易带来自身歪斜或倒地而带来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识别无介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优点是:提高对防护板的缓冲作用,使得防护板更好的保护充电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识别无介入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混凝土底座与设置于混凝土底座上的充电桩,所述混凝土底座上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呈“匚”形结构,两个所述固定座相远离的一侧设有防护组件;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座水平段上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钢丝网,相邻的两个所述钢丝网之间填充有多个橡胶球,且防护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呈半球形的减震凸起;
所述防护板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开设在固定座两水平段上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防护板的顶底侧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缓冲弹簧相连接,且固定座相对防护板的竖直段与防护板之间设置有多组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座的竖直段上两个限位座,两个所述限位座之间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限位座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套设于滑杆上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分别铰接有与防护板相连接的铰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9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