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花与白芷混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8886.X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李刚;贾效彬;程仁明;刘淼琴;许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22/25;A01G13/00;A01B79/00;A01B79/02;A01C1/08;A01C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桥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袁林涛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花 白芷 混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菊花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菊花与白芷混合栽培方法,通过整平地块,间隔交叉施入白芷基肥、菊花基肥,翻耙整细,形成间隔交叉的白芷地块、菊花地块,取白芷种子杀菌浸种、沥干,然后催芽,催芽后播种施入白芷地块,待白芷出苗后,追加微肥料,第二年选取粗壮、无病害的菊花苗,移栽至菊花地块,分别对栽培的菊花和白芷进行灌水、追肥、除草、灭虫的田间管理,通过间隔各行的地块分别交叉栽种白芷和菊花,白芷散发特殊气味具有驱虫效果,可有效抑制菊花的蚜虫病害,同时减少农药或杀虫剂使用量,增加白芷产量的同时提高菊花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菊花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菊花与白芷混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花卉材料,其应用涉及到园林、制药、茶业、香料等产业,现有的菊花栽培,在培育出苗生长中,对其病害的防治措施必不可少,尤其后期的蚜虫病害最为广泛,常用多种杀虫剂交替喷杀,现有如专利号为CN201610634577.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白菊花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扦插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育苗前将剪取的扦插条进行草本消毒液进行消毒,移栽后喷洒含有花椒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和草木灰的杀菌防虫液,提高扦插条的抗病性。
然而,很少有既能减少农药或杀虫剂使用量,提高菊花安全性,又能有效驱除菊花蚜虫,减少虫害发生的方法,以满足更高的实用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菊花与白芷混合栽培方法,以解决既能减少农药或杀虫剂使用量,提高菊花安全性,又能有效驱除菊花蚜虫,减少虫害发生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与白芷混合栽培方法,包括:
a:整平地块,按一定行距间隔,施入白芷基肥,对土地进行翻耙整细,形成间隔的白芷地块,第二年移栽菊花前,在白芷地块间隔空地内施入菊花基肥,对土地进行翻耙整细,形成交叉的菊花地块、白芷地块;
b:取白芷种子杀菌浸种、沥干,然后催芽,播种施入白芷地块,白芷出苗后,追加微肥料,稀释配比pH达到6.5-7.5之间,对准白芷叶面喷施;
c:选取粗壮、无病害的菊花苗,移栽至菊花地块;
d:进行灌水、追肥、除草、灭虫的田间管理。
优选地,步骤a中,相邻白芷地块的行距为1.2至1.5米。
优选地,步骤a中,相邻白芷地块之间的菊花地块开设有三行,行间距为30-35cm。
优选地,步骤b中,播种的白芷株距15-20cm。
优选地,步骤c中,插种的菊花株距25-30cm。
优选地,步骤b中,采用重量比例为1:4.0-6.0:2.0-3.0的白芷种子、沙、2%磷酸二氢钾搅拌混合催芽,催芽时间12至15小时。
优选地,步骤b中,微肥料包含硫酸锌、硼砂、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a中,白芷基肥采用复合肥每亩20-25kg、磷肥每亩30-40kg作为混合基肥。
优选地,菊花基肥采用磷肥每亩30-40kg、尿素每亩10kg作为混合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中药科技学校,未经亳州中药科技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88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烟气治理的供氨系统
- 下一篇:化学探针鉴定与评估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