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驱动电路布局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4719.8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印明销;曹亚联;台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众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F1/1335;G09G3/20;G09G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杨乾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驱动 电路 布局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布局及终端设备,涉及显示屏背光驱动技术领域,应用于笔记本终端,所述笔记本终端包括屏幕和主板;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布局包括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屏幕的驱动类型向所述屏幕提供恒压驱动或者恒流驱动。采用上述布局能够减轻屏幕厚度以及屏幕重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背光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布局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工作和生活娱乐常用电子产品,产品本身具备便携办公以及娱乐等众多其它电子产品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便携轻薄是当今的一个主流设计方向;在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中,笔记本的屏幕端通常集成有屏幕的背光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造成屏幕偏厚重,影响笔记本电脑的轻薄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驱动电路布局及终端设备,能够减轻屏幕厚度以及屏幕重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驱动电路布局,应用于笔记本终端,所述笔记本终端包括:
屏幕、主板以及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屏幕的驱动类型向所述屏幕提供恒压驱动或者恒流驱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驱动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屏幕的背光板的驱动电路与屏幕本体分离设置,将背光驱动电路设置在笔记本的主板端,借助主板上的元器件空间布置背光驱动电路,从而减小背光驱动电路的电子元器件占用屏幕空间和重量的概率,使得屏幕能过做得更加轻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IC,所述驱动IC为具有恒流驱动能力的升压控制芯片或者恒压驱动能力的升压控制芯片;
功率电感、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所述功率电感的一端与所述驱动IC的电压输入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压输入引脚用于接入输入电压,所述功率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驱动IC的开关控制引脚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均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共同接向公共地,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相连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的部分相连接且与所述驱动IC的反馈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三电阻相连的部分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向共地端,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用于形成恒压通路,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四电阻用于形成恒流通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容一端对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的节点还下拉有多个输出滤波电容,所述功率电感对应所述输入电压的一端还下拉有多个输入滤波电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向公共地,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相连的部分与所述驱动IC的过压保护控制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相连的部分还通过第六电阻与所述驱动IC的电压输入引脚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IC为LP3308升压芯片或者MT3608升压芯片,对应地,所述输出电压反馈引脚的反馈电压为0.2V或者0.6V。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IC的开关控制引脚下拉有第六电阻,所述开关控制引脚通过与外置的PWM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引脚还与所述电压输入引脚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板上还设有散热风扇,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风扇的风道对应的所述主板区域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有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提到的背光驱动电路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众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众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4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