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0605.6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0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亿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能 减排废热 烟气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冷却箱、过滤箱和沉降箱,冷却箱上端面开设烟气进口,烟气进口处安装进气管道,冷却箱内安装烟气冷却组件,冷却箱底端一侧通过排烟管连接过滤箱,过滤箱内安装烟气过滤组件,过滤箱通过管道连接沉降箱,沉降箱内安装沉降组件,沉降箱底端安装出气管道,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现对废热烟气的冷却、净化和沉降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好,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热烟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目前的烟气回收装置在收集烟气时对烟气处理不够完善,结构单一,成本高,造价昂贵,实用性低,随意排放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没有考虑收集烟气中的余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浪费了人力,
目前的废热烟气回收装置能够对烟气进行处理,但是处理效果差,环保性能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包括冷却箱、过滤箱和沉降箱,所述冷却箱上端面开设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处安装进气管道,所述冷却箱内安装烟气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箱底端一侧通过排烟管连接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安装烟气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箱通过管道连接沉降箱,所述沉降箱内安装沉降组件,所述沉降箱底端安装出气管道。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烟气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第三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第三冷却管纵向安装于冷却箱内,且所述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第三冷却管均呈波浪形结构。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烟气过滤组件包括上安装框、下安装框、第一活性炭滤网、第二活性炭滤网、除尘滤网和石墨烯滤网,所述第一活性炭滤网、除尘滤网、石墨烯滤网、第二活性炭滤网依次贴合形成滤网本体,所述滤网本体安装于上安装框和下安装框之间,所述上安装框、下安装框分别通过螺丝与过滤箱连接。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沉降组件包括喷淋管道、喷雾头和水箱,所述喷淋管道安装于沉降箱内顶壁,所述喷雾头安装于喷淋管道,所述水箱安装于沉降箱顶部,且所述喷淋管道与水箱连通。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沉降箱底部设置排污仓,所述排污仓呈锥形结构。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其中,所述排污仓底端设置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阀门。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减排废热烟气回收装置,其中,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废热烟气从进烟管道进入冷却箱内,通过三根冷却管对烟气均匀冷却;
B、冷却后的烟气进入过滤箱中,通过过滤网组件对烟气进行吸附过滤;
C、过滤后的烟气进入沉降箱中,水箱内水抽至喷淋管中,再从喷雾头喷出对过滤后的烟气进一步沉降;
D、沉降后的灰尘掉落至下方的排污仓中,最后从排污管排出,净化后的烟气从排气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现对废热烟气的冷却、净化和沉降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好,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采用的烟气冷却组件能够对废热烟气均匀冷却;采用的烟气过滤组件能够对烟气进行吸附过滤;采用的沉降组件能够对烟气进一步沉降,进一步提高排放的环保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亿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康亿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0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