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端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总成、车辆及热管理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70524.6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李鸿键;侯艳丽;李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B60K1/04;B60L58/26;B60L58/27;B60H1/00;H01M10/48;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68;H01M10/6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杰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端热 管理 系统 总成 车辆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车端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端制冷回路(1),所述车端制冷回路(1)上设置有车端换热装置(11)和冷热源,所述冷热源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浮动装置(3),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通过所述浮动装置(3)安装于车体,以使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被配置为能够抵紧于电池端换热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装置(3)包括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体和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以使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弹性件(31)的弹力作用下抵紧于所述电池端换热装置(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所述第一连接件(32)与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上设置有螺柱(331)以及内螺纹孔(332),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能够旋入所述内螺纹孔(332)中,所述螺柱(331)能够贯穿所述安装部,并与锁紧螺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导热件(4),所述弹性导热件(4)被配置为能够设置于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和所述电池端换热装置(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端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件(4)包括导热硅脂层、导热硅胶层以及可变形石墨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换热装置(11)上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浮动装置(3)。
7.一种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5)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端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包(5)具有电池端冷却回路(2),所述电池端冷却回路(2)与所述车端制冷回路(1)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电池端换热装置(21)设置于所述电池端冷却回路(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端冷却回路(2)上设置有抽液装置(22),所述抽液装置(22)用于使所述电池端冷却回路(2)中的换热液循环流动,所述测温系统用于测量并记录所述电池包(5)内的温度,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所述电池包(5)内的温度异常时控制所述冷热源和所述抽液装置(22)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端冷却回路(2)还包括换热板(24)以及连通所述电池端换热装置(21)进出口的换热管路(25),所述换热板(24)内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管路(25)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换热板(24)用于放置所述电池包(5)的模组(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5)包括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所述上壳体(51)和所述下壳体(52)相扣合以形成密封腔,所述换热管路(25)和所述换热板(24)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电池端换热装置(2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52),并位于所述密封腔外。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05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