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0209.3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华;叶志云;李嘉宁;陈峰;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2 | 分类号: | C22C33/02;C22C38/48;C22C38/44;C22C38/58;C22C38/04;B22F10/28;B33Y10/00;B33Y70/00;B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任燕妮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复合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铺粉式选区激光熔融工艺对不锈钢基复合粉末进行增材制造;
所述不锈钢基复合粉末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r:17.5~18.0%、Ni:12.5~13.0%、Nb:5.0~10.0%、Mo:2.25~2.50%、Mn:≤2.0%、C:≤0.03%、N:≤0.10%,余量为Fe;
制备所述不锈钢基复合粉末包括将不锈钢粉末和纯Nb粉末机械混合;所述纯Nb粉末的粒径为15~5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粉式选区激光熔融工艺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50~370W,激光扫描速率500~2400mm/s,扫描间距0.06~0.10mm,铺粉厚度0.02~0.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粉式选区激光熔融工艺的保护气体包括氩气或氮气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粉式选区激光熔融工艺的成形基板为不锈钢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复合粉末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r:17.76%、Ni:12.62%、Nb:5.0%、Mo:2.28%、Mn:0.75%、C:0.02%、N:0.07%,余量为F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混合采用双锥高效混合机,混合时间2~6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粉末的粒径为15~53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复合粉末在增材制造前还包括将其过筛、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筛网的目数为200~300目;
所述干燥采用真空干燥箱烘干,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2~6h。
10.一种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制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4.2~17.5μm,室温抗拉强度为823~990MPa,屈服强度为760~840 MPa,伸长率为10.0~16.0%,显微硬度为270~290HV1,销盘磨损试验磨损深度为33.7~46.0μm,中性盐雾试验的自腐蚀电位为-(0.17~0.22)V。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航空发动机系统和飞机结构件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02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