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化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69274.4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山山;谢安河;赵云龙;于子龙;陈杰;杨山;张珍;余超超;谭远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化成 方法 | ||
1.一种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压力为F1的条件下,将电池进行静置,将静置后的电池依次进行第一次恒流充电和第二次恒流充电,其中,第一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0.2C~0.4C,时间为4min~10min,第二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1.5C~2C,时间为24min~30min;
S2:在压力为F2的条件下,将第二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进行静置,将静置后的电池进行第三次恒流充电,其中,F2<F1,第三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1.5C~2C,时间为4min~10min;
S3:在压力为F2的条件下,将第三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进行静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0.25C~0.35C,时间为5min~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1.8C~1.9C,时间为26min~27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1.8C~1.9C,时间为5min~6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F1为0.8MPa~1.5MPa;及/或,
F2为0.1MPa~0.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压力为F1的条件下将电池进行静置的时间为0.5min~2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第二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进行静置的时间为0.5min~2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第三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进行静置的时间为5min~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恒流充电与第二次恒流充电之间还包括静置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恒流充电与第二次恒流充电之间的静置的时间为0.5min~2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压力F1为1.1MPa的条件下,将电池静置1min;
S1-2:将步骤S1-1静置后的电池进行第一次恒流充电,第一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0.3C,时间为5.5min;
S1-3:将第一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静置1min;
S1-4:将步骤S1-3静置后的电池进行第二次恒流充电,第二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1.8C,时间为26.3min;
S2-1:在压力F2为0.2MPa的条件下,将第二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静置1min;
S2-2:将步骤S2-1静置后的电池进行第三次恒流充电,第三次恒流充电的电流为1.8C,时间为5.6min;
S3:在压力为F2的条件下,将第三次恒流充电后的电池静置5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S3中,控制温度为80±5℃。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92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塞模具
- 下一篇:一种微纳复合结构抑霜表面的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