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8565.1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梅林;沈长春;苟小勇;蒋荣华;汤桂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展拓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2;B29C45/26;B29L22/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盐城世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6 | 代理人: | 李保林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粒子 定型 冷却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包括主箱体和设在主箱体内的注塑头、基板和顶板,还包括外冷却板件和分级水冷结构,顶板置于基板与注塑头之间,顶板上端开设有与注塑头配合的注塑孔,注塑孔下方位于基板上端设有模具,模具内开设有模腔,模具内环绕在模腔外依次开设有多个通过分级阀座与内循环水冷件连通的第一孔腔、第二孔腔和第三孔腔。本发明在传统冷却设备的外箱体内,设置内循环水冷件和外冷却板件,内循环水冷件从模具内部对注塑产品分级冷却,外冷却板件通过热交换装置与内循环水冷件连通,在对冷却水进行回收与利用的同时,能从外部对整个模具进行冷却,温度传递均匀,冷却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以合成树脂和各种添加剂的混合料为原料,采用注射、挤压、压制、浇注等方法制成的。塑料产品在成型的同时,还获得了最终性能,所以塑料的成型是生产的关键工艺。其中,吹塑成形是借助压缩空气使空心塑料型坯吹胀变形,并经冷却设备冷却定型后获得塑料制件的加工方法。
在吹塑成形工艺中,以往的冷却设备在多采用水冷方式,对注塑模具冷却,以使塑料粒子快速成型。在对瓶类产品加工时,由于成型品的表壁厚度不一,产品端口处壁厚且大,冷却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冷却不充分的情况,导致产品表面会发生收缩下陷,另外在注塑时,注塑液从底部往上溢出,底部液体停留时间叫长,对于这些通过对整体进行冷却的设备,很难保证产品的各部分都能均匀冷却。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难以对表壁厚度不一的成型品,进行均匀冷却的难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塑料粒子定型的冷却设备,包括主箱体和设在主箱体内的注塑头、基板和顶板,还包括外冷却板件和分级水冷结构,顶板置于基板与注塑头之间,顶板上端开设有与注塑头配合的注塑孔,注塑孔下方位于基板上端设有模具;
模具内开设有模腔,模具内环绕在模腔外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一孔腔、第二孔腔和第三孔腔,第三孔腔置于模腔的管口处,第三孔腔置于模腔的管身处,第三孔腔置于模腔的底部;
第一孔腔、第二孔腔和第三孔腔一端穿过模具通过分级阀座与内循环水冷件连通,第一孔腔、第二孔腔和第三孔腔另一端穿过模具并通过引水管与设在主箱体内的热交换装置连通;
外冷却板件,置于基板两端并在顶板与基板之间围成一个环绕在冷水箱的半封闭腔室,外冷却板件与热交换装置连通,用于从模具外部对模具外壁进行冷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孔腔的腔道直径小于第二孔腔的腔道直径,第三孔腔的腔道直径小于第一孔腔的腔道直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循环水冷件包括冷水箱,冷水箱置于模具一侧并与基板上端连接,冷水箱上端设有提升泵,提升泵输出端与冷水箱腔室连通,提升泵输出端连接有加注管,加注管远离提升泵一端与分级阀座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级阀座包括阀体,阀体一侧依次设有第一接管、第二接管和第三接管,第一接管远离阀体一端与第三孔腔连通,第二接管远离阀体一端与第二孔腔连通,第三接管远离阀体一端与第一孔腔连通;
阀体内开设有与第一接管相连通的第一管腔,第一管腔上端口与加注管连通,第一管腔下端口与开设在阀体内的第二管腔上端口连通,第二管腔与第一管腔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压阀;
第二管腔下端口与第三接管连通,第三接管与第二管腔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压阀,第二接管置于第一接管与第三接管之间并与第二管腔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压阀包括开设在第一管腔与第二管腔连接处的第一阀腔,第一阀腔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设有第一阀球,第一阀球与第二管腔相错开并与第一管腔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展拓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展拓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8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