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7071.1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皓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10/058;H01M10/052;H01M10/054;H01M10/42;H01M1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6 | 代理人: | 李正方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金属 二次 电池 结构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包括负极载体(1)、滚笼(2)、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4)与电池外壳(19),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啮合主动齿轮(4)的位置,所述从动齿轮(3)位于滚笼(2)的外壁,所述负极载体(1)位于滚笼(2)的内部,所述电池外壳(19)上定位有排气安全阀(18)、出液口(17)与注液口(21),所述电池外壳(19)底部安装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上设置有滤网(10),所述挡板(9)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缓冲区域(11),所述电池外壳(19)内部设置有负极室(7)与电解液(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9)上安装有正极导线(20),所述电池外壳(19)内侧安装有隔膜(13)、正极(14)与正极室(16),所述滚笼(2)上安装有负极集电体(12),所述负极集电体(12)上安装有负极导线(15),所述主动齿轮(4)上设置有磁铁(5),所述主动齿轮(4)的后端设置有电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9)与排气安全阀(18)、注液口(21)和出液口(17)之间定位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主动齿轮(4)在电池外壳(19)的内部位置旋转活动,且从动齿轮(3)与主动齿轮(4)之间啮合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9)与挡板(9)之间定位安装,所述挡板(9)与滤网(10)之间一体成型,所述从动齿轮(3)与滚笼(2)之间进行安装,所述滚笼(2)与滤网(10)之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9)与正极导线(20)之间定位安装且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外壳(19)与隔膜(13)、正极(14)和正极室(16)之间定位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笼(2)与负极集电体(12)之间进行安装,所述负极集电体(12)与负极导线(1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主动齿轮(4)与磁铁(5)之间定位安装,所述电机(6)驱动主动齿轮(4)的位置旋转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载体(1)为石墨或金属制成的颗粒状或球状或多孔球状,所述滚笼(2)为绝缘材料,所述负极载体(1)的尺寸大于滚笼(2)壁上的孔径。
8.一种通用型金属二次电池结构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由石墨或金属制成的颗粒状或球状或多孔球状的负极载体(1)置于一个可以旋转的多面柱状或者圆筒状,壁上带有多孔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滚笼(2)中,负极载体(1)的尺寸大于滚笼(2)壁上的孔径,所以在旋转时不会掉出,从动齿轮(3)在主动齿轮(4)的带动下可以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主动齿轮(4)内镶嵌有磁铁(5),电机(6)带着另外的磁铁旋转,隔着电池外壳(19)将动力传递至主动齿轮(4),负极载体(1)不充满滚笼(2),留有一定空间,方便负极载体(1)的翻滚,以及充放电时的负极载体(1)体积变化缓冲,滚笼(2)置于电池的负极室(7)中,负极室内充满电解液(8),正极室(16)中根据需要,充满电解液(8)或另一种电解液或气体,在充电时,电机(6)由充电的电源分出少部分电流驱动,滚笼(2)在旋转时,内部的负极载体(1)也会跟着翻滚,形成激烈的搅拌作用,从而减弱负极表面的浓差极化,负极载体(1)在翻滚过程中,其位于充电电场中的位置是在变化中的,不会有始终面向正极的尖端,即常称的高电流密度区,也就不会有定向的枝晶向阳极生长,负极载体(1)之间互相碰撞摩擦,即时有微小的枝晶长出,也会因碰撞摩擦作用而折断或变形,不会长大,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充电枝晶,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因为每个负极载体(1)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充电时尺寸增大,和放电时减小尺寸个体之间都是均匀的,不会像常用的极板那样发生变形;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负极变形,在放电时,电机(6)在电池的自身电源或者外部电源作用下缓慢旋转,负极载体(1)之间互相摩擦碰撞,使表面生成的不溶化合物更容易离开表面,减轻钝化作用,可以使放电电流更加稳定;解决了第三个问题:负极钝化,滚笼(2)在旋转的过程中,会搅动电解液(8),也有降低浓差的作用,设置挡板(9)可以让电解液(8)向固定的方向循环流动,所生成的不溶化合物或者浓度过饱和形成的结晶会在滤网(10)处被过滤,停留在缓冲区域(11),在对应的充放电循环中再次溶解,以达到增大电池容量以及缓冲电解液(8)的浓度和酸碱度的作用,由金属或者石墨制成的轴又同时是负极集电体(12),在滚笼(2)旋转时负极集电体(12)始终与负极载体(1)相接触,起到电流传导作用,负极集电体(12)与负极导线(15)相连,负极集电体(12)除滚笼(2)内的区域以外的区域都用绝缘材料包裹,以防止充电时有金属沉积,正极(14)位于正极室(16)中,正极室(16)位于滚笼(2)的外侧,正极室(16)包围滚笼(2),为缩小电池体积和增大正极效率,降低电池内阻,应尽可能增大正极的面积和对负极的包围程度;
S2:正极(14)与正极导线(20)相连,正极室(16)和负极室(7)用隔膜(13)分隔,隔膜(13)用于限制正负极物质的交换,不同的电池使用不同的隔膜,充电时,正极导线(20)接充电电源的正极,负极导线(15)接充电电源的负极,电机(6)在充电电源的驱动下带动滚笼(2)缓慢旋转,负极载体(1)也随着翻滚,电解液(8)中的金属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均匀的沉积到负极载体(1)上,正极(14)中的正极材料发生氧化,当正极材料氧化到一定程度,或电解液(8)中的金属离子减少到一定程度,充电电流发生变化,充电终止;放电时,负极载体(1)上的负极金属溶解,放出电子,正极(14)中的正极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而形成电流,电机(6)在自身的电源或者外部电源驱动下带动滚笼(2)缓慢旋转,负极载体(1)也随着翻滚,负极载体(1)上的负极金属得以均匀溶解,如果负极金属溶解生成不溶于电解液的化合物时,会在负极载体(1)翻滚的过程中从表面脱落,然后从滚笼(2)壁上的孔掉出,随电解液(8)循环流动中,富集到缓冲区域(11),等待充电时电解液(8)成分发生变化时再次溶解,当负极载体(1)上的负极金属溶解完全,或者正极(14)上的正极材料被还原到一定程度,电流发生转折性变化,放电终止,如此循环;
S3:电池外壳(19)上设置有正极室(16)和出液口(17),或者根据需要阴负极室和正极室分别设置注液口和出液口,必要时可以使用泵和电解液储罐对电池组的电解液进行循环,必要时也可以在电池不工作时,把电解液抽回储液罐以避免负极载体(1)上的负极材料腐蚀而损失储电量,在下次需要工作时用外电源驱动泵重新充满电解液激活,电池外壳(19)上设置有排气安全阀(18),以防电池生成气体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皓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皓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70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