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智能振捣压光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61744.2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2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俱玮;于洪伟;潘东旭;仲崇义;谭洪林;张浩天;孔令杰;刘锁;李洪杰;刘国春;周宇;姜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6 | 分类号: | E04G21/06;E04G21/10;E04F2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智能 压光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智能振捣压光设备,包括振捣棒盘管、自动收纳转轮、主框架、底座、控制系统和移动组件和压光组件,振捣棒盘管设置在自动收纳转轮上,振捣棒盘管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定位,移动组件安装在主框架底端,压光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控制系统设置在主框架上,控制系统用于对移动组件和压光组件进行控制;其中,移动组件包括制动连接件、移动支座和底座,移动支座安装在底座上,压光组件与底座外壁连接,制动连接件与移动支座套接在一起,且主框架与制动连接件连接,且制动连接件两端与压光组件内壁传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的智能振捣,并实现对振捣过程的准确控制,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智能振捣压光设备。
背景技术
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上述对混凝土消除气泡、进行捣固的过程即为混凝土振捣。
目前,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主要由人工来完成,成型质量主要依靠人工经验、熟练度和个人素质,现场漏振,过振的现象时有发生,混凝土成型后易出现蜂窝、麻面、夹渣、孔洞等质量通病,效果无法保证,影响建筑物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智能振捣压光设备,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的智能振捣,并实现对振捣过程的准确控制,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智能振捣压光设备,包括振捣棒盘管、自动收纳转轮、主框架、底座、控制系统和移动组件和压光组件,所述振捣棒盘管设置在所述自动收纳转轮上,所述振捣棒盘管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定位,所述自动收纳转轮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移动组件安装在所述主框架底端,且所述压光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对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压光组件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制动连接件、移动支座和底座,所述移动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光组件与所述底座外壁连接,所述制动连接件与所述移动支座套接在一起,且所述主框架与所述制动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制动连接件两端与所述压光组件内壁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制动连接件包括连接中轴环,所述中轴连接环侧面连接有至少一个制动连接杆,所述制动连接杆外端连接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压光组件包括压光盘,所述压光盘表面设置有固定齿环,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固定齿环内部啮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支座包括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外壁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端连接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圆盘,所述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圆盘表面,所述底座圆盘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移动轮对应的预设槽,所述移动轮均设置在所述预设槽内部,且所述压光盘内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底座圆盘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框架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凸起,所述底座圆盘中心处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外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安装凸起对应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固定盘通过所述安装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卡接后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底座圆盘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预留孔,所述固定杆表面设置有预留螺栓孔,所述预留孔的位置与所述预留螺栓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连接中轴环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固定帽檐板,相邻的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凸起形状匹配的下接凹槽,且所述连接中轴环底部通过所述固定帽檐板与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且所述下接凹槽与所述安装凸起相互卡合。
可选的,所述主框架包括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底端两侧安装有榫卯凸起,所述连接中轴环内部设置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榫卯凸起形状匹配的上接凹槽,所述主支撑杆与所述连接中轴环之间通过所述榫卯凸起与所述上接凹槽榫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