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1121.5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戴国亮;赵仲新;李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交水建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24/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陈志军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盾构 资源 固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涉及土壤固化剂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路液抗水强基新型环保材料20%~25%、熟石灰30%~40%、水泥35%~4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固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共聚物,其与土壤中的矿物和盐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粘粒和胶粒,生成物粒径小,表面能大,比表面大,具有胶体化学特性,能有效减少土粒间的摩擦力,使得土壤在外界压力下压缩紧实时达到更大的密实度,增强了连接力,提高了土壤的抗弯抗拉性能,同时,胶体在固化的过程中,促使土壤排出气、液孔隙,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固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盾构土的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盾构土的巨大产量与土场接纳能力之间的矛盾日 益突出;资源化利用率极低。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这种消纳弃置处理方式还将造成较为明显 的生态环保问题:弃置过程中装运困难,遗洒道路,污染环境;造成渣土中大量的砂土、黏 土等资源的浪费;设置消纳场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盾构土如果不经环保处理进入消纳 场,所含泡沫剂一旦进入水体,会产生大量泡沫,对水中微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 盾构土中含有表面活性剂,难以晒干,流动性大,如果直接进行矿洞填埋或大量堆积,可能 造成潜在地质危害。盾构土虽然看上去有潜在危害,但只要盾构土处置得当,这块容易被大 家忽略的城市资源就会“变废为宝”,开发盾构土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就可以有效实现废弃物安 全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用于粘土原材料、保温材料或市政建设使用的优质不可再生资源。 同时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减少占地、避免环境污染、建设美好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 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壤固化剂是一种可以快速并显著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使土壤具有工程特性的一种工程材料。土壤固化剂加固土采用就地取材的土壤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土壤、渣土、建筑垃圾等作为主要骨料,加入一定的土壤固化剂,改变废弃土壤、渣土、建筑垃圾的理化性质,使其能够作为建筑材料重新被利用。但是,这类传统的土壤固化剂改良土存在着强度不足、生产成本高、耐水性差、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路液抗水强基新型环保材料20%~25%、熟石灰30%~40%、水泥35%~45%。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路液抗水强基新型环保材料20%~25%、熟石灰30%~40%、水泥35%~45%。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路液抗水强基新型环保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粘结剂 45-55%、增强剂 7-16%、分散剂 35-40%。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醋酸乙烯酯 - 乙烯共聚物 VAE、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SBS、羧基化丙烯腈 - 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 马来酸酐 - 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增强剂包括可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的含铝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散剂为醋酸乙烯酯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土资源化的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路液抗水强基新型环保材料、熟石灰以及水泥混合并搅拌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交水建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交水建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