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解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的乳酸菌混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1119.8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晨;刘利军;尚佳萃;陈禹含;杨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4;A61K35/745;A61P1/00;A61P1/04;A61P35/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解 结肠炎 相关 直肠癌 作用 乳酸菌 混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开发一种具有缓解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的乳酸菌混合物及其应用。混合物包括两歧双歧杆菌H3‑R2和乳酸乳球菌KLDS4.0325(活菌数1:1)。评估了两菌及其混合物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影响,发现三者均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上调Caspase‑3、Caspase‑9和Bax,下调Bcl‑2,促进HT‑29细胞凋亡。探究了两菌及其混合物对AOM/DSS诱导的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的影响。发现显著降低了结肠缩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HIF‑1α水平;改善了CAC小鼠结肠组织学损伤,并表现出较低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2(IL‑22)、白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上调了结肠和血清中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此外,两菌联合使用能增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的乳酸菌混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同结直肠癌也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多数肠癌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存在密切关系,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UC主要表现为结肠和直肠黏膜发炎,而克罗恩病则会影响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组织的进一步增生,进而引发肿瘤。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由炎症引发癌症的例子,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UC与CAC之间的关系。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发病30年后,其CRC发病率高达18%,远大于一般人群。目前,炎症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热点。因此,控制疾病活动、维持长时间缓解、预防癌变的发生至关重要。
益生菌可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对结直肠癌起到预防作用,包括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通过促进癌细胞凋亡以及调节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生长,并通过抑制细胞增殖阻碍肿瘤发展;与腐败和致病微生物竞争,恢复受损的黏膜屏障功能;增强宿主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等。由于菌株特性不同,不同益生菌菌株及组合对CAC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大鼠服用双歧杆菌后,结肠癌的癌前病变降低25~30%。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的混合物可以调节结直肠癌大鼠微生物菌群组成,通过TLR2信号促进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增强肠黏膜上皮屏障完整性,从而减少肿瘤的发生。而关于乳酸乳球菌对CAC的影响研究较少。乳酸乳球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发酵,本课题组前期从新疆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出一株乳酸乳球菌KLDS4.0325,含有KLDS4.0325的发酵乳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两歧双歧杆菌H3-R2具有恢复小鼠受伤肠粘膜,增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能力。因此基于现状,两歧双歧杆菌与乳酸乳球菌混合物用于CAC的缓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缓解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作用的乳酸菌混合物,通过体外试验及动物试验判断其初步预防及缓解CAC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1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