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0039.0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4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宏;张竣宣;唐明亮;岳劲松;魏鑫鸿;郭涵;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C21D1/18;C21D6/00;C21D11/00;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李晓亚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模具钢 疲劳 性能 热处理 工艺 | ||
1.一种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热作模具钢进行高温固溶;
(2)步骤(1)高温固溶之后的试样,在淬冷介质中冷却至100~200℃,随后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至AC1线下20~70℃保温30~60分钟;
(3)步骤(2)经过保温之后的试样,在淬冷介质中冷却至40~100℃,随后进行奥氏体化;
(4)将步骤(3)经过保温之后的试样,在淬冷介质中冷却至100~200℃,进行预回火,再进行回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32%~0.45%,Si:0.80%~1.20%,Mn:0.20%~0.50%,Cr:4.75%~5.50,Mo:1.10%~1.75%,V:0.80%~1.20%,P≤0.03%,S≤0.03%,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杂质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高温固溶具体工艺是:以80~180℃/min的速率升温AC3线上190~240℃保温10~1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4)的淬冷介质为机油,步骤(3)的淬冷介质为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奥氏体化具体工艺是:以80~180℃/min的速率升温至AC3线上70~120℃保温20~4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预回火具体工艺是: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450℃,保温30~6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回火处理的具体工艺是:升温至560~600℃保温120~240分钟进行回火处理,然后空冷至40~100℃,再次升温保温进行回火处理,重复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0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