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最大根长QTL QMrl.sau-3D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7907.X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陈黄鑫;周界光;玄其京;曾照勇;唐华苹;江千涛;蒋云峰;魏育明;郑有良;兰秀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菅士腾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最大 qtl qmrl sau 连锁 snp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最大根长QTLQMrl.sau‑3D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涉及小麦分子遗传育种领域。该SNP分子标记与QMrl.sau‑3D共定位于小麦基因组的3D染色体长臂上,所述SNP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6所示,所述SNP分子标记的36bp处存在C/T突变。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KASP‑Mrl‑sau1与小麦最大根长QTLQMrl.sau‑3D紧密连锁,能准确跟踪所述小麦最大根长QTLQMrl.sau‑3D,预测小麦的最大根长特性,能够显著提升对小麦最大根长的选择鉴定效率,能够迅速筛选出具有较长根长的小麦品种或品系,加快小麦分子遗传育种的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分子遗传育种领域,特别是涉及小麦最大根长QTL QMrl.sau-3D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最早驯化的谷物之一,因其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更丰富的营养和更高的产量潜力,被列为“三大”谷类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由于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小麦产量亟待提高,对小麦进行遗传改良是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系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调节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及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和运输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根系相关性状的研究中,最大根长对于地上部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最大根长的遗传改良可以促进小麦摄取土壤深层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增强小麦对干旱环境等逆境的适应性,进而获得最佳的籽粒产量。因此,鉴定控制小麦最大根长的遗传位点对于小麦分子遗传育种极其重要。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泛、在单个基因和整个基因组中分布不均匀以及SNP等位基因频率容易估计的优点,是当前遗传标记研究中最多,也是最有前景的分子标记。其中,55K SNP芯片、90K SNP芯片和660K SNP 等芯片在小麦中已被广泛运用。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KompetitiveAllele Specific PCR,KASP)是由LGC公司(Laboratory ofthe Government Chemist)研发的具有低成本、高通量特点的新型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引物末端碱基的特异匹配来对SNP以及In Del位点进行精准的双等位基因分型,在水稻、小麦、大豆等作物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小麦的不同染色体上已经报道了许多与最大根长相关的QTL,但运用于实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却并不多。因此进一步鉴定到更具实用价值的最大根长 QTL或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选择适宜根系长度的小麦株系,最终达到选育增产小麦新品种的目的,在小麦育种工作中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小麦最大根长QTL QMrl.sau-3D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KASP-Mrl-sau1与小麦最大根长QTL QMrl.sau-3D紧密连锁,能准确跟踪所述小麦最大根长QTL QMrl.sau-3D,预测小麦的最大根长特性,能够显著提升对小麦最大根长的选择鉴定效率,能够迅速筛选出具有较长根长的小麦品种或品系用于育种,加快小麦分子遗传育种的进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小麦最大根长QTL QMrl.sau-3D连锁的SNP分子标记,所述SNP分子标记与QMrl.sau-3D共定位于小麦基因组的3D染色体长臂上,所述SNP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所述SNP分子标记的36bp处存在C/T突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扩增上述的SNP分子标记的引物组合,所述引物组合包括如SEQ ID NO.1-2所示的两条特异性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一条通用下游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服
- 下一篇:一种基于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的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