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多点喷粉脱硫系统的脱硫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7844.8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6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胡笳;陈活虎;程黄根;宋磊;刘高峰;李丰;夏勇军;程灿;唐昌辉;陈文策;夏小虎;范令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3;B01D53/8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多点 脱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多点喷粉脱硫系统的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喷雾机构和喷粉机构;脱硫塔本体的内腔设置有喷雾机构和喷粉机构;喷雾机构套设在喷粉机构,喷雾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喷粉机构在沿着脱硫塔本体的内腔进行转动时,带动喷雾机构转动;喷粉机构的第一进料管的出料端与中心管连通,中心管安装在连接框上;喷雾机构的第二进料管与套筒连通,套筒安装在连接管上;连接框通过连接块与连接管连接;本发明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喷雾机构与喷粉机构同时工作,向脱硫塔本体内腔喷洒消石灰浆液和脱硫灰,并全面覆盖在脱硫塔本体内,进而大大提高脱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多点喷粉脱硫系统的脱硫塔。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10898657A公开了一种基于SDA法的多点喷粉脱硫系统,涉及工业烟气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旋转雾化器;烟气出口管;以及脱硫灰输送罐,脱硫灰输送罐的进口通过管道与脱硫灰仓连通,脱硫灰输送罐的出口与文丘里粉泵的进料口相连通,文丘里粉泵的进气口与电除尘器的出气口连通,文丘里粉泵的出气口与若干个喷粉机构分别连通。
现有技术中,脱硫塔中的喷雾机构和喷粉机构都存在结构比较简单,采用喷头直接喷洒的方式进行工作,其导致在对烟雾进行脱硫处理时,作用面积有限,会导致局部达不到脱硫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应用于多点喷粉脱硫系统的脱硫塔。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多点喷粉脱硫系统的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喷雾机构和喷粉机构;
脱硫塔本体的内腔设置有喷雾机构和喷粉机构;
喷雾机构套设在喷粉机构,喷雾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喷粉机构在沿着脱硫塔本体的内腔进行转动时,带动喷雾机构转动;
喷粉机构的第一进料管的出料端与中心管连通,中心管安装在连接框上;
喷雾机构的第二进料管与套筒连通,套筒安装在连接管上;
连接框通过连接块与连接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心管为十字形结构,连接框为方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连接框由四个空心板体首尾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一进料管穿过脱硫塔本体的侧壁,并与脱硫塔本体转动连接;第二进料管贯穿脱硫塔本体,并与脱硫塔本体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第二进料管为环形管,套设在第一进料管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套筒设置有两个,一个套筒套设在转轴上,另一个套筒套设第一进料管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连接管也由四个空心板体首尾相连,组成矩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空心板体包括U型板、弧形板,U型板上设置有弧形板,U型板与弧形板之间组成腔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连接管竖直两侧的第一喷头的喷洒方向为同向设置,连接管水平两侧的第一喷头的喷洒方向也为同向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喷粉机构的环形结构设计,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均匀地喷洒在脱硫塔本体内,也将提高喷粉机构的作用面积;喷雾机构的环形结构设计,在喷粉机构转动时,通过连接块的连接,将喷雾机构与喷粉机构相互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喷粉机构在转动时喷雾机构也随着进行转动,于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喷雾机构与喷粉机构同时工作,向脱硫塔本体内腔喷洒消石灰浆液和脱硫灰,并全面覆盖在脱硫塔本体内,进而大大提高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7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氯离子银废料的银含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节能型保温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