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热流道咀尖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6417.8 | 申请日: | 202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陶玉清;李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占瑞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3P15/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朱震林 |
地址: | 2015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热流 道咀尖 结构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热流道咀尖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咀尖主体和固定连接套,所述咀尖主体由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构成,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的中部设置为底部半径小于顶部半径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二组成部分的结构与第一组成部分的结构相同,所述固定连接套的内侧设置为与第一组成部分的中部外表面相配合的锥形斜面,所述固定连接套上等间距圆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连接套套装在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的外部;本发明的咀尖主体由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拼接而成,咀尖主体在拆分后,咀尖流道被一分为二且直接裸露在外,方便对堵塞物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3D打印热流道咀尖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现有的用于3D打印机的咀尖结构一般为金属浇筑的一体式结构,其在使用过程中咀尖流道被阻塞时,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清理,但由于咀尖流道较为狭小,单纯的通过棉签或其他疏通机构难以照顾到咀尖流道的各个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热流道咀尖结构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热流道咀尖结构,包括咀尖主体和固定连接套,所述咀尖主体由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构成,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的中部设置为底部半径小于顶部半径的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二组成部分的结构与第一组成部分的结构相同,所述固定连接套的内侧设置为与第一组成部分的中部外表面相配合的锥形斜面,所述固定连接套上等间距圆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螺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连接套套装在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的外部,且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通过螺母与固定连接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咀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咀尖流道,所述咀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咀尖流道连通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沿着咀尖主体底部的锥形斜面圆周分布,所述咀尖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与咀尖流道连通的辅流道,所述辅流道与咀尖流道同轴线设置,所述主流道围绕在辅流道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辅流道的口径小于主流道的口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成部分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定位凸出,所述第二组成部分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出与定位孔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咀尖主体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陶瓷耐磨涂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套的内表面设置有陶瓷耐磨涂层。
一种3D打印热流道咀尖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精密机原料进行开料及初加工,直至注射咀体初步成型;
S2:通过3D打印设备对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进行打印;
S3:通过外部终端设备控制精加工设备对得到的部件进行精加工成型;
S4:通过套装在咀尖主体外部的固定连接套可以对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占瑞模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占瑞模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6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