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55807.3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卡特宁·克力山;陈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122;A61B17/12;A61B17/128;A61B17/29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桑丽茹;范潇潇 |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下 创口 缝合 修补 | ||
1.一种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穿设并固定于内镜的活检通道中;所述外管的近端设置锁紧装置;所述外管的侧壁内侧的末端可分离地设置沿所述外管的径向向外撑开的弹性套圈;
内管,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外管中,并通过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外管锁紧连接;其中,所述内管具有由内管的顶部向内管的底部贯通的腔道;
两个或多个内镜夹释放器,设置于所述腔道中;其中,所述内镜夹释放器包括位于所述内管外部的操作部、穿设于所述腔道的连接部及可伸出内管的内镜夹;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内镜夹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连接部驱动所述内镜夹脱离所述连接部;
牵引部件,连接所述内镜夹,并引出至所述内管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径小于4.15mm或大于2.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为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包括锁紧块本体以及凸出于锁紧块本体的锁紧杆;其中,所述外管的侧壁设置第一锁孔,所述内管设置第二锁孔,所述锁紧杆插接于所述第一锁孔与所述第二锁孔中,以锁紧内管和外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的数量等于所述内镜夹释放器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腔道相对于所述内管的中心纵向轴线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的近端向内管的外侧延伸呈“Y”型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具有滑动空腔的手柄以及与滑动空腔可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连接部包括操作导丝,所述操作导丝的近端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导丝的远端与所述内镜夹可分离地卡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件包括牵引线及设置于内管外部的线轮;其中,所述牵引线与所述内镜夹连接,所述牵引线的端部引出至所述内管外部并绕设于所述线轮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圈与所述外管的侧壁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镜夹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镜下创口缝合修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侧壁纵向设置多个孔道,所述孔道中可滑动地穿设勾拉丝,所述勾拉丝的下端具有钩部;其中,所述孔道的入口位于所述侧壁的顶面,所述孔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外管的侧壁内侧的末端;所述勾拉丝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外管的上方;所述钩部穿出于所述出口并勾拉所述弹性套圈;优选地,所述钩部为“J”型,且所述“J”型的钩部均以向内弯钩的形式向心排列;优选地,所述勾拉丝由弹性材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58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