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3336.2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9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举;贺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4/38;H01M10/0525;D01F9/10;D01F9/08;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磊静 |
地址: | 47103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多孔 负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内核为纤维纳米硅氧形成的三维结构,在纤维纳米硅氧的孔隙间填充有无定形碳,外壳为无定形碳材料,外壳的质量占比为(1~10)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内核中,纤维纳米硅氧与无定形碳的质量比为(1~5):(1~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纤维状硅碳前驱体A的制备:
将硅烷化合物添加到树脂溶液中,之后添加聚丙烯腈,置于熔融纺丝筒中,在惰性气氛下加热到300~600℃的熔融状态,之后加压到3~10Mpa,经喷射得到纳米纤维硅化合物,之后在惰性气氛、800℃下碳化6h,得到纤维状硅碳前驱体A;
(2)硅碳前驱体B的制备:
将纤维状硅碳前驱体A与1~10wt%催化剂有机溶液混合均匀,并加入石墨烯溶液,之后在温度100~200℃,压强1~5Mpa条件下反应1~6h,过滤、冷冻干燥得到硅碳前驱体B;
(3)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硅碳前驱体B转移到管式炉中,先通入惰性气体排除管内的空气,再通入碳源气体,以1~1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1000℃保温1~12h,之后停止加热,改通惰性气体,自然降温到室温,经粉碎即得所述复合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硅烷化合物、树脂以及聚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00:(10~30):(10~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纤维状硅碳前驱体A、催化剂及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5):(0.5~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树脂溶液为酚醛树脂溶液、环氧树脂溶液或糠醛树脂溶液,溶液的浓度为1~10wt%,溶剂为乙醇、丙酮、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丙二醇甲醚和二丙二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硅烷化合物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 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b-甲氧基 乙氧基) 硅烷、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碳源气体为甲烷、乙炔、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催化剂为纳米铁或纳米镍或纳米钴,溶剂为甲醇、乙醇、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三维多孔硅氧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粒径为10~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3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出水温度补偿的即热饮水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单级式宽输入电源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