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51207.X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祁晖;王春波;底晓强;从立钢;毕琳;刘旭;闫飞;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6;H04L9/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曲博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数据 完整性 验证 方法 | ||
1.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是:该验证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AC选择相关参数并为用户颁发身份UId,整数循环群选择阶数为p的乘法循环群G和GT,G的一个生成元为g,选择一个双线性映射e,选择哈希函数h,生成系统参数Para={G,GT,p,g,e,h,UId};
步骤二、构建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的审计树,其中,叶节点与数据块相关联,设定任意节点Xi,Xi.L和Xi.R分别是Xi的左右子节点,Xroot为树的根节点;
步骤三、用户将外包数据M分块得M={m1,m2,…,mi,…,mn},使用哈希收敛加密方法,对每个数据块mi,用户计算mi的块密钥Ki=h(mi),获得块密钥集K={K1,K2...,Kn};
利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mi,获得密文块emi=E(K,mi),并形成密文块集C={em1,em2,...,emn},用户上传密文块集C到云存储CS;
步骤四、DO使用群G的生成元g,选择随机数结合哈希函数,构建数据块标签集将数据块标签集P发送至TPA保存;
步骤五、TPA定期对CS内的数据块进行批量验证,生成挑战块的索引集根据索引集chal和数据块标签集P,获得此次审计的数据块标签集
再根据步骤二的审计树计算所述数据块标签集MD的根节点值最后使用gr和Xroot构造数据验证标签并向CS发送挑战块的索引集chal;
步骤六、CS根据chal中索引找到对应的密文块,获得需要审计的密文块集:并且选择一个随机数结合哈希函数,构建验证块标签集再根据步骤二的审计树计算LD的根节点值最后使用和构造数据拥有证据并将其发送给TPA;
步骤七、TPA比较数据拥有证据和数据验证标签Vr,通过交换gr和根据双线性映射计算和判断二者是否相等得出审计结果result=True/False;
最后,TPA创建并广播完整性审计交易TXverify,并将TXverify记录在区块链中;
步骤八、用户通过区块链中记录的审计交易TXverify,对委托给TPA的数据验证任务进行复核,审核TPA数据完整性验证行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包括两种复核方法,第一种复核方法的步骤为:
用户向区块链发送复核请求,获得对应用户ID的审计交易TXverify,用户得到证据和数据验证标签对二者进行变换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验证TPA是否如实执行审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种复核方法为:
DO采用保存的数据块标签集P对TPA审计结果进行验证;DO根据审计交易TXverify得到挑战块的索引集chal,用户利用gr,根据chal和保存的数据块标签集P生成数据验证标签将V′r和进行变换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验证CS的存储情况,根据V′r和Vr是否一致确定TPA是否生成正确的数据验证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Xi取值的计算公式为:
树的根节点Xroot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12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