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RNA体外稳定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0478.3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肖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76;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rna 体外 稳定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基因治疗领域的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动物肝匀浆处理siRNA并用非变性凝胶检测siRNA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体外降解siRNA体系和体外检测siRNA稳定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iRNA基因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RNA体外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是生物体重天然存在的一种在转录后通过小干扰RNA(si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2006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被颁给Craig C. Mello和Andrew Fire,以表彰他们在RNA干扰领域的研究。中心法则是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主要包括:DNA可以转录成RNA,RNA翻译成蛋白质,DNA可以自我复制,RNA可以自我复制,RNA可以逆转录成DNA。RNA干扰的作用环节就是在信使RNA(mRNA)的水平,通过结合到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中,特异性结合到mRNA上将mRNA切割降解。由于RNA干扰的相对高效性和特异性,siRNA引起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siRNA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基因靶向药物,可广泛地用于基因突变、基因过表达引起的某些疾病的治疗。然而,直接递送未修饰的siRNA效果较差,原因是裸siRNA具有较低的稳定性与较差的药代动力学。因此,保持siRNA递送过程的稳定性、提高靶向性、提高内吞体逃逸、降低基因脱靶是提高siRNA临床转化的重要方向。
siRNA进入生物体内后,会被核酸内切酶或外切酶切割,导致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各大药企通常会对siRNA进行修饰,主要包括对核糖、主链和碱基的修饰。核糖上的修饰包括氟基化、甲氧乙基化、甲氧基化修饰,主链上的修饰主要是硫代磷酸,碱基上的修饰主要是GNA、LNA、UNA等,核糖和主链上的修饰主要作用是提高稳定性,碱基上的修饰主要作用是增强链选择性、降低脱靶。然而修饰也不是越多越好的,有些修饰例如氟代、硫代磷酸太多,往往毒性会增大,同时siRNA的活性也会受到影响,且修饰模式可能具有序列依赖性,所以在设计siRNA的修饰时需要进行体外活性和稳定性的检测。
发明内容
目前体外检测siRNA稳定性的方法是用核酸外切酶、内切酶、动物血清、组织匀浆处理siRNA后用LC-MS或qRT-PCR的方法检测降解率,但是LC-MS的方法开发难度大,qRT-PCR检测方法受到代谢产物的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快速鉴定修饰siRNA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体外处理修饰siRNA的体系和体外检测siRNA的体系。
附图说明:
图1 Buffer A肝匀浆处理siRNA稳定性胶图;
图2 Buffer B肝匀浆处理siRNA稳定性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用将新鲜动物肝组织进行匀浆,使细胞中的核酸酶释放出来,利用肝脏组织中的核酸酶降解siRNA更加接近在体情况。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肝组织进行匀浆的匀浆液可以是磷酸盐缓冲体系、Tris盐缓冲体系、柠檬酸盐缓冲体系等,优选地,缓冲体系为Buffer A (Na2HPO4 8mM,NaCl 136 mM,KH2PO4 2 mM,KCl 2.6 mM, pH为7.2~7.4)或者Buffer B (100 mM Tris,1 mM MgCl2,pH为5.9~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0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