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癣的泡脚粉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9813.8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洪天降;邱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好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4;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5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泡脚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癣的泡脚粉,涉及泡脚粉技术领域,由以下成分制成:干姜、白芷萃取物、半边莲、香薷、花椒、薄荷、鱼腥草、苦参、西红花、黄精、甘草、藿香、金银花、预处理葛根、蒲公英、盐;所述预处理葛根经过超声波酶解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泡脚粉无毒副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和损害,采用干粉结构,便于储存,便于携带,对各种真菌所致的脚癣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效果,复发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泡脚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癣的泡脚粉。
背景技术
足癣(俗名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现有技术CN105395901A,公开了一种消肿泡脚粉,“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肿泡脚粉,由下述原料制得:红花、天麻、凤仙花、赤芍、苏木、远志、伸筋草、秦艽、老君须、当归、木香、透骨草、五加皮、红景天、钩藤、罗布麻、郁金、苦楝子、千金子和蚯蚓。该消肿泡脚粉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加水常温浸泡5~10天后,然后置于热锅中翻炒,期间以蜂蜜伴炒,取出冷却后,加入酵母和水发酵7~10天,发酵后煎煮、过滤,滤液浓缩后,加入变性淀粉喷雾干燥,所得颗粒即为产品。本发明的消肿泡脚粉是一种毒副作用小、见效快、疗效好的消肿产品。”然而其效果较为一般,持续性较差,容易复发。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癣的泡脚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癣的泡脚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癣的泡脚粉,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
干姜10-14份、白芷萃取物1.2-1.5份、半边莲3-5份、香薷10-14份、花椒4-10份、薄荷1-4份、鱼腥草10-15份、苦参1-4份、西红花1-2份、黄精4-7份、甘草2-5份、藿香5-8份、金银花6-9份、预处理葛根8-10份、蒲公英1-2份、盐6-12份;
所述预处理葛根经过超声波酶解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葛根经过超声波酶解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葛根进行粉碎,得到葛根粉;
(2)将苜蓿草进行粉碎,得到苜蓿草粉;
(3)将葛根粉、苜蓿草粉、水添加到搅拌机中,进行高速搅拌30min,得到混合浆液;
所述高速搅拌转速为2500r/min;
(4)调节混合浆液温度至35℃,保温20min,然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5min,得到中间处理液;
(5)向上述得到的中间处理液中添加复合酶,搅拌均匀后,进行恒温酶处理20min,得到酶解浆;
(6)将酶解浆进行过滤,得到过复合滤液;
(7)对复合滤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预处理葛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葛根粉粒度为200目;
所述苜蓿草粉粒度为250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葛根粉、苜蓿草粉、水按5:1:20质量比例混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波频率为40kHz,功率为6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好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好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