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9323.8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琨;孟星宇;张敏;袁文永;陈玉静;白浩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20 | 分类号: | B63B2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宋莲英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条件下 漂浮 新能源 发电 装置 系泊 系统 | ||
1.一种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泊缆索,所述系泊缆索的一端连接有海面上的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所述系泊缆索的另一端连接有海底的锚点,所述系泊缆索在靠近所述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的一段为悬浮段,所述系泊缆索在靠近所述锚点的一段为躺底段,所述躺底段的长度为所述悬浮段的长度的3-6倍;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至少为一个并设置于所述系泊缆索的悬浮段上;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一个设置于所述系泊缆索的悬浮段上并位于所述阻尼器的下方;
浮筒,所述浮筒为多个设置于所述系泊缆索的躺底段上,多个所述浮筒等间距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
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呈筒型设置,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为第一敞口端,所述第一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呈U型设置并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一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
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套接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第一敞口端的内部,所述第二外壳也呈筒型设置,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为第二敞口端,所述第二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呈U型设置并具有第二开口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封闭端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端相适配的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一拉杆的径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开口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垫片并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适配的两个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拉杆的径向相垂直,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开口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垫片并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端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销;
所述第二开口端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为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块包括配重壳和设置于所述配重壳内部的填充物,所述配重壳为钢制配重壳,所述填充物为混凝土或含有铁砂的石块。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筒呈球形设置,所述浮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壳体为钢制壳体或合成塑料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点为拖入式埋置锚或吸力锚。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泊缆索为锚链,所述锚链为无档锚链,所述无档锚链为钢制无档锚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条件下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用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泊缆索为多根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漂浮式新能源发电装置的周向上,多根所述系泊缆索上所述阻尼器的数量、所述配重块的数量、所述浮筒的数量均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3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