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负荷的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8802.8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林秋爽;杨志芬;何春霞;曹文鹏;熊金州;张永杰;陈孟香;李铁军;贾君凯;郑梦慧;刘勤富;许佰精;杨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孙静;黄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负荷 均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网络负荷的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确定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超负荷后,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其中,不同的业务场景,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相对位置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参数,在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选择候选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候选小区的第二相对位置参数和每个所述候选小区的通信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并将所述第一小区的业务负荷均衡至所述目标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相对位置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连接线;
根据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一小区的中心线确定第一方位夹角;
根据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小区的中心线确定第二方位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方位夹角和所述第二方位夹角,确定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参数,在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选择候选小区,包括:
将所述第一方位夹角和所述第二方位夹角均小于预设角度的第一相对位置参数所对应的第二小区作为候选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候选小区的第二相对位置参数和每个所述候选小区的通信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包括:
对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参数、每个所述候选小区的通信参数、每个候选小区的基站的高度参数、所述候选小区所对应的业务场景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处理后的参数;
根据每个参数的权重系数和归一化处理后的参数,进行加权求和,获取每个候选小区的评价值;
将所述每个候选小区的评价值中的最小评价值对应的候选小区作为所述目标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小区的工作参数是否达到最优值;
若所述第一小区的工作参数达到最优值,则判断所述第一基站是否能够扩容;
若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扩容,则判断是否可建立新的基站,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超负荷,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网络信息;所述网络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流量、带宽利用率、上下行速率;
根据所述网络信息和预设参数阈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超负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运营商的小区。
8.一种网络负荷的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第一基站的第一小区超负荷后,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基站的第二小区,其中,不同的业务场景,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不同;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位置和每个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一相对位置参数;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参数,在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选择候选小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候选小区的第二相对位置参数和每个所述候选小区的通信参数,确定目标小区,并将所述第一小区的业务负荷均衡至所述目标小区。
9.一种网络负荷的均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负荷的均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负荷的均衡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88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入型钢管桩自锚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