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48610.7 | 申请日: | 2022-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9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苑坤杰;邹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增强 有机 相变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分别制备水相溶液、导热增强剂分散液、油相混合液及引发剂溶液;S2.将导热增强剂分散液加入水相溶液形成水相混合液,进行加热并搅拌;S3.将油相混合液滴加到经搅拌后的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加热并高速搅拌,得到水/油相混合液;S4.将引发剂溶液滴加到水/油相混合液中,并通入惰性气体,经相应处理后得到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经本发明制得的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具有相变温度适宜、相变焓值高、导热性能好和力学性能优等优点,可用于临床生物骨水泥中实现骨水泥形成过程中有效降温效果,具有巨大的生物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变微胶囊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变储热材料因储热密度大、储热效率高等优势而成为近年来被研究得较热门的较一种材料。其中,有机相变材料如脂肪酸、脂肪醇等,具有相变潜热高、无相分离和过冷等优点,吸引了许多应用研究者的目光,尽管这类材料存在固液相变易液漏等缺陷问题,但通过封装等技术手段可解决这一问题。在封装技术里,微胶囊封装技术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使相变材料以小颗粒形式作为芯材被封装在较硬的外壳里面,既能减少相变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干扰,又能有效地增大传热面积,因此,微胶囊类相变材料可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建筑节能等,因而实用价值较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亚克力、有机玻璃”,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性能以及对人体无毒等特性,是临床骨科上常用的骨水泥成分,也是目前FDA批准的唯一用于骨与关节感染的载药材料。现有技术一中通过添加石蜡/二氧化硅、石蜡/丙烯酸等相变微胶囊得到一种复合骨水泥,然而其并未涉及公开所添加相变微胶囊的合成方法及实施例,此外,添加的有机石蜡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无机壁材二氧化硅与人体骨组织界面相容性较差,而有机壁材聚合物的导热性则较差,严重制约了微胶囊的传热速率。
现有技术二中首先制备PMMA预聚体,然后再将预聚体加入相变乳液中合成PMMA预聚体包覆相变材料的微胶囊。这种两步法制备过程较为复杂,而且制备预聚体时聚合度存在不可控性,这将导致后续包覆是否完全以及芯材的包覆率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有机聚合物壁材自身导热系数较低,从而将导致通过有机聚合物包覆后,相变微胶囊与外界的热交换速率降低,致使材料吸热过程有一定滞后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分别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乳化剂的水相溶液、导热增强剂分散液、有机相变材料、单体及交联剂组成的油相混合液及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溶液;
S2.将所述导热增强剂分散液加入所述水相溶液液形成水相混合液,对所述水相混合液加热并进行机械搅拌;
S3.将所述油相混合液逐滴滴加到经搅拌后的所述水相混合液中,加热并高速搅拌,得到水/油相混合液;
S4.将所述引发剂溶液逐滴滴加到所述水/油相混合液中,并通入惰性气体,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乳化剂包括聚(苯乙烯-马来酸苷)、聚(苯磺乙烯-马来酸钠)、司班类、吐温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导热增强剂为纳米金属颗粒、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或纳米碳材料中的一种。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有机相变材料为固-液有机相变材料,包括多元脂肪酸类,多元脂肪醇类、脂肪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8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