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8218.2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杰;堵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永泉织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1/16;D06B15/02;D06B21/00;F26B13/14;F26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孙铭侦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产品 印染 生产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沿竖向依次排布的浸水箱、印染箱和烘干箱,浸水箱内水平转动安装有交错排布的浸水辊、压水辊,印染箱内水平转动安装有多个交错相抵的浸染辊,且浸染辊的辊面分布有多个与其内腔相通的注料孔,浸染辊的内腔通过出浆管与注浆泵的出口相连通,待染布料依次穿绕于所述浸水箱内交错排布的浸水辊、压水辊,印染箱内多个交错相抵的浸染辊以及所述烘干箱的内腔,待染布料的一端绕制于所述收卷机构的卷筒上。本发明减少布料印染时间以及染液和清水的使用量,提升产品印染效果和色彩固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布料产品在进行染色时,因各种因素的限制下,需要将布料浸泡在染缸内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耗费大量的染液进行浸泡,较长时间后才能浸入到布料的内部,而且染液浸入布料内部不够均匀,染料的印染效果不好。
布料产品在进行浸染工艺之前,由于布料产品表面通常会残留有绒毛等杂物,需要以不同温度的水进行连续水洗,从而耗费大量的清水去除布料表面的绒毛杂物,以保证布料表面的平整及染色匀透性。另外,布料经过一次印染后可能会出现染色均匀度不够,染色的固化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增加布料浸泡于染液中的时间可以得到改善,但是耗费时间太多。
为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进一步减少布料印染时间以及染液和清水的使用量,从而提升产品印染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减少布料印染时间以及染液和清水的使用量,提升产品印染效果和色彩固化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包括浸水箱、印染箱、烘干箱和收卷机构,所述浸水箱、印染箱和烘干箱沿竖向依次排布,浸水箱内水平转动安装有交错排布的浸水辊、压水辊,所述印染箱内水平转动安装有多个交错相抵的浸染辊,浸染辊为中空结构,且浸染辊的辊面分布有多个与其内腔相通的注料孔,浸染辊的内腔通过出浆管与注浆泵的出口相连通,印染箱的底部与注浆泵的进口之间连通有进浆管;所述烘干箱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待染布料依次穿绕于所述浸水箱内交错排布的浸水辊、压水辊,所述印染箱内多个交错相抵的浸染辊以及所述烘干箱的内腔,待染布料的一端绕制于所述收卷机构的卷筒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水辊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浸水辊的两侧上方,浸水辊的底部浸没于液面以下,浸水箱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布料进口一、布料出口一,布料进口一、布料出口一的外侧设有导向辊一,且布料出口一的内侧设有挤压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印染箱内设置有两组上下排布的浸染辊组,浸染辊组由三个交错相抵的浸染辊组成,且浸染辊组两侧的印染箱的侧壁分别设有布料进口二、布料出口二,布料进口二、布料出口二的外侧设有导向辊二,且布料出口二的内侧设有挤压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两个位于待染布料上下侧的弧形压块,弧形压块通过弹簧弹性竖向设置于所述印染箱或浸水箱的内侧壁上,两个弧形压块相竖向对应且分别压置于待染布料的上、下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安装有负压风机,烘干箱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电加热元件靠近于进风口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的两侧壁设有两组上下排布的布料进口三、布料出口三,每组布料进口三、布料出口三的外侧均设有导向辊三。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卷筒和支撑架,卷筒的两端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上,卷筒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作持续旋转,烘干后的染色布料卷绕于卷筒。
一种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工艺,采用所述的全自动产品印染生产线执行该生产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永泉织染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永泉织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8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