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核糖开关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47219.5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0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绍彬;金天宇;石贤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9;C12Q1/6844;C12R1/63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胞 转录 翻译 系统 核糖 开关 应用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基于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核糖开关,以及在V.vulnificus检测中的应用,实现了无需昂贵仪器设备的V.vulnificus现场检测,且检测结果肉眼可见;本发明中将等温扩增技术RPA与核糖开关相耦合,检测V.vulnificus保守序列的灵敏度为4.30×10supgt;3/supgt;copies/μL;经冷冻干燥后的TX‑TL核糖开关检测体系,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然可实现V.vulnificus保守序列的检测。本发明还通过TX‑TL核糖开关检测体系的重复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稳定性好,特异性强,适用于V.vulnificus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分子诊断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核糖开关与应用。
背景技术
V.vulnificus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弧菌科细菌之一,广泛分布在近岸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人类感染这种细菌一般有两种途径:使用海鲜与接触海水或海产品。V.vulnificus是一种危险的人类病原体,是所有食源性病原体中病死率最高的。V.vulnificus感染的特点是潜伏期短,通常在感染的24h内就会出现症状,在48h内出现感染性休克、皮肤肌肉坏死、脓毒血症,进而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伤口感染的总死亡率约为25%,但在患有潜在肝病的患者中上升至54%。由于这种细菌可引起严重感染,及时进行抗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临床环境中准确快速地识别这种细菌是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仍然依靠培养来检测临床样本中的V.vulnificus。例如,使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特定目标病原体,分离出细菌后,利用MALDI-TOF MS鉴定V.vulnificus,其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及分辨率高等特点。但是依靠培养来检测临床样本中的V.vulnificus的方法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检测时间通常需要16~48h,且无法检测一些难以进行分离培养的病原微生物,因此,目前主要用于培养基础上的鉴定。近年来,使用PCR检测手段得到快速发展,可进行种属水平的鉴定,各种以PCR为基础的DNA扩增技术如荧光定量RCR、逆转录PCR、数字PCR等技术,已成为医学临床和检验部门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待检测样本中病原微生物含量低,需经过核酸扩增获取大量目标基因片段,因此,PCR检测手段进行V.vulnificus的快速识别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方法。但是,现有的各种PCR技术需要热循环过程,无法摆脱对仪器设备的依赖,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现场检测V.vulnificus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核糖开关及其制备方法,并将制得的基于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核糖开关用于现场即时检测V.vulnificus。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的核糖开关,所述核糖开关是根据细菌保守序列RNA设计的具有立足结构的RNA序列,可与V.vulnificus保守序列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激活报告蛋白的表达;所述核糖开关是由两条RNA链组成,分别为Sensor RNA和Trigger RNA,Sensor RNA为核糖开关,Trigger RNA用于激活核糖开关;Sensor RNA序列由Sensor DNA序列体外转录而来,Trigger RNA序列由Trigger DNA序列体外转录而来。
进一步的,所述Trigger DNA序列是由带有pT7启动子的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从V.vulnificus中等温扩增而来,上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上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Trigger DNA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Sensor DNA序列是可编程的,根据所选择的V.vulnificus保守序列Trigger DNA设计而来,Sensor DNA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7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复合式耗能装置
- 下一篇:提升电池总体放电效能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