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47139.X | 申请日: | 2022-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1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C70/54;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张田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增强 树脂 注塑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及方法,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活动行位和第二活动行位,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可相互靠近合模或相互分离设置,当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后,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合围形成有用于纤维布放置和树脂注塑的注塑腔,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中;所述第二活动行位可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中;所述第二模具在所述第二活动行位的行程中部位置开设有落料口。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纤维增强树脂件存在难以进行孔位设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将麻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aramid)、凯夫拉(kevlar)等高强度纤维浸渍于塑胶或环氧等的高分子基质材料来提高强度的高性能材料。
虽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轻量化和高强度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可体现的形状具有局限性,因此存在设计自由度低的缺点。
传统的预浸料层叠的方式难以形成较为复杂的结构,现有一种将纤维布直接内置于注塑腔中直接注塑的方式,该种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该种注塑方式难以在产品中形成孔位,当需要进行孔位设计时,通常需要先注塑为产品,再对注塑后的产品进行机加工以形成孔位,存在树脂材料浪费、加工精度不足和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以解决现有纤维增强树脂件存在难以进行孔位设计的问题,该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能够在注塑的同时形成孔位结构,由于提高孔位成型的自由度、精度以及成型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活动行位和第二活动行位,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可相互靠近合模或相互分离设置,当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后,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合围形成有用于纤维布放置和树脂注塑的注塑腔,所述第一模具中设置有注胶流道,所述注胶流道连通至所述注塑腔,所述注塑腔对应所述纤维布上需要开孔处理的位置设置有开孔区,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中;所述第二活动行位可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中;所述第二模具在所述第二活动行位的行程中部位置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连通至所述第二模具的外壁;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和所述第二活动行位可相互接合和相互分离地设置于所述开孔区;当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活动行位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活动行位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和所述第二活动行位接合,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和所述第二活动行位的接合位置设置有切割刀具,切割刀具用于对所述注塑腔中的纤维布进行孔位切割,当所述第一活动行位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行位移动至所述落料口,所述第二活动行位由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且第一活动行位和所述第二活动行位分离,第一活动行位推动纤维布孔位切割后的废料从落料口下落;当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回程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活动行位回程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活动行位和所述第二活性顶块占据所述注塑腔的开孔区,用于注塑形成孔位。
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第一推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行位,所述第二推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行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为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嵌入于所述第一模具中,且所述第一液压油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行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液压油缸和斜顶块,所述第二液压油缸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侧壁,所述斜顶块可前后位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中,所述第二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斜顶块,所述第二活动行位上背离所述第一活动行位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斜面抵接所述斜顶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具中设置有用于顶出注塑产品的顶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7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