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边结合的高炉热风炉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45691.5 | 申请日: | 2022-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闻;胡芸志;王若然;衣凡;泮鹏程;曲开文;刘洋;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C21B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雪 |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高炉 热风炉 优化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云边结合的高炉热风炉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高炉热风炉的热风燃烧相关数据;
基于所述热风燃烧相关数据,采用燃烧优化控制模型,得到煤气流量设定值和助燃空气流量设定值;
根据煤气流量设定值和助燃空气流量设定值,得到与煤气流量设定值对应的煤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和与助燃空气流量设定值对应的空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基于所述煤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和空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对热风炉的燃烧进行相应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高炉热风炉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燃烧相关数据包括:高炉热风炉的拱顶温度、界面温度、废气温度、废气氧含量、燃烧状态标志位、高炉煤气总管压力、助燃风机频率或风机风门开度、助燃空气总管压力、上次送风时间和送风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高炉热风炉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优化控制模型包括:高炉热风炉燃烧状态判定单元、高炉煤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空燃比模糊控制自整定单元、助燃空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和高炉热风炉燃烧情况分析单元;
所述高炉热风炉燃烧状态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热风燃烧相关数据对当前热风炉的燃烧状态进行判定,得到启用燃烧控制标志位、高炉热风炉的燃烧期望值、高炉热风炉拱顶温度差值、界面温度差值和废气温度差值;
所述高炉煤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用于根据高炉热风炉的燃烧期望值、高炉热风炉拱顶温度差值、界面温度差值和废气温度差值,得到煤气流量基础值;
所述空燃比模糊控制自整定单元用于根据空燃比起调值、空燃比预期值、高炉热风炉拱顶温度差值、界面温度差值、废气温度差值和煤气流量基础值,得到助燃空气流量起调值;
所述助燃空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助燃空气流量起调值、启用燃烧控制标志位、炉热风炉拱顶温度差值、界面温度差值和废气温度差值,得到助燃空气流量基础值;
所述高炉热风炉燃烧情况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煤气流量基础值与助燃空气流量基础值,判断能否满足当前热风炉的燃烧工况,若否,将煤气流量基础值进行调整并反馈给高炉煤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重新计算,将助燃空气流量基础值进行调整并反馈给空燃比模糊控制自整定单元重新计算;高炉煤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与空燃比模糊控制自整定单元将新值反馈回高炉热风炉燃烧情况分析单元,直至高炉热风炉燃烧情况分析单元分析认定当前的煤气流量基础值与助燃空气流量基础值能够满足当前热风炉的燃烧工况为止,控制所述高炉热风炉的燃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高炉热风炉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燃比模糊控制自整定单元与助燃空气流量模糊调节单元之间设有加法器和乘法器,所述空燃比模糊控制自整定单元用于根据空燃比起调值、空燃比预期值、高炉热风炉拱顶温度差值、界面温度差值、废气温度差值和煤气流量基础值,经过加法器,得到适合当前高炉热风炉炉况的空燃比标准值;所述空燃比标准值经过乘法器,得到适合当前高炉热风炉炉况的助燃空气流量起调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边结合的高炉热风炉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热风炉的燃烧进行相应的控制的燃烧具体包括:高炉热风炉燃烧情况分析单元将煤气流量设定值发送给煤气流量调节阀阀位给定控制单元,将助燃空气流量设定值发送给助燃空气流量调节阀阀位给定控制单元;煤气流量调节阀阀位给定控制单元根据煤气流量设定值,得到与煤气流量设定值对应的煤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助燃空气流量调节阀阀位给定控制单元根据助燃空气流量设定值,得到与助燃空气流量设定值对应的空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基于所述煤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和空气流量调节阀阀位值,对热风炉的燃烧进行相应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56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