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豆灵片的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5116.5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杨文明;汪永忠;韩燕全;敖慧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7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豆灵片 质量 评价 方法 | ||
一种肝豆灵片的质量评价方法,属于复方中药制剂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取肝豆灵片适量研碎,加甲醇超声提取,过滤膜过滤;精密称取对照品加甲醇配置成一定浓度对照品溶液;流动相选择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器选择DAD,色谱柱选择BEH C18;测定获得10批样品HPLC图谱,将获得的HPLC图谱导入相似度评价软件中,计算样品相似度,并确定标准指纹图谱;以相似度大于0.90则符合肝豆灵片质量要求,从而完成对待测肝豆灵片样品的质量评价。本发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了肝豆灵片的指纹图谱,并对多批次肝豆灵片进行分析确定了其标准指纹图谱,并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肝豆灵片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方中药制剂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肝豆灵片的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主要包括薄层扫描(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色谱法,以及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和X射线衍射法等光谱法。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而且中药成分绝大多数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析检测。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已成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首选方法。
肝豆灵片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院制剂。该制剂处方主要由黄连,丹参等中药组成,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瘀软坚、利胆排铜。目前,该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方法是利用制剂中的黄连为对照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含量。但是,目前这种质量控制方法手段较为单一,不能全面控制和反应该制剂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豆灵片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技术首先建立肝豆灵片的指纹图谱,然后实现较全面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肝豆灵片的质量评价方法,步骤如下:
(1)肝豆灵片的制备
肝豆灵片处方组成为:黄连182g、丹参91g、鸡血藤91g、大黄82g、莪术82g、姜黄82g;
肝豆灵片生产方法为:
①大黄、莪术、姜黄混合铺平于烘盘中,放入烘箱干燥(≤75℃),粉碎,用100目筛,细粉备用;
②粗粉同黄连、丹参合并用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乙醇回流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乙醇回流1.5小时,合并醇提液,滤过,回收乙醇;药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静置沉淀48小时,吸取上清液,同醇提液合并减压浓缩(压力:-0.02~-0.04MPa)至相对密度为1.10(60℃)的清膏;
③鸡血藤加水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沉淀48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压力:-0.02~-0.04MPa)至相对密度为1.10(60℃)的清膏;
④合并上述两种清膏,加入上述药物细粉、淀粉90g、单糖浆20mL制粒,干燥(<75℃),整粒(上筛10目,下筛60目),加入硬脂酸镁1.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肝豆灵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肝豆灵片10片,研碎,取细粉0.3克,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超声20分钟,以12000r/min转速离心取滤液以0.22μm过滤膜过滤,得到供试品溶液;
(3)对照品溶液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51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