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粒子共混改性注塑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5106.1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杜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卡尔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B13/10;B29B7/74;B29B7/8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常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2 | 代理人: | 周浩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粒子 改性 注塑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粒子共混改性注塑装置及工艺,包括共混机构,共混机构包括与地面支撑的控制箱,控制箱的箱体内部安装有辅热器,辅热器的顶端中部开设有U型开槽,U型开槽的槽位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滑块,支撑滑块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滑动开槽,滑动开槽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共混驱动电机,共混驱动电机的末端壳体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控制箱、辅热器和U型开槽,方便使用者将支撑滑块以及连带的共混驱动电机做到匹配式的驱动,带动混料绞龙做到快速地传动,结合辅热器的通电升温下,做到了混料绞龙的升温搅拌,之后混合搅拌成品后控制电加热实现了塑胶粒子原料间的快速辅热升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粒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粒子共混改性注塑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塑胶粒子也称作塑料颗粒指颗粒状的塑料,一般分为200多种,细分达几千种。
现有的塑胶粒子共混材料在进行混合复合型的加工时,期间的材料混合效率上较低,无法做到了快速的混料加工,导致混合加工时的效率不佳,无法做到了快速的加工制备,导致塑胶粒子制备的效率上及热熔混合的改性效果上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粒子共混改性注塑装置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塑胶粒子共混材料在进行混合复合型的加工时,期间的材料混合效率上较低,无法做到了快速的混料加工,导致混合加工时的效率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粒子共混改性注塑装置:包括共混机构,所述共混机构包括与地面支撑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箱体内部安装有辅热器,所述辅热器的顶端中部开设有U型开槽,所述U型开槽的槽位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滑动开槽,所述滑动开槽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共混驱动电机,所述共混驱动电机的末端壳体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共混传输管,所述共混传输管的端头中部固定安装有混料绞龙,所述混料绞龙的侧壁中部均对应安装有若干根连接块,若干根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共混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混料绞龙的表面罩设有防护罩;
所述控制箱的箱体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注料机构。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注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控制箱的顶端中部的多根连接撑杆,若干根所述连接撑杆的杆体顶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方形撑板,所述方形撑板的顶部四边角均固定安装有四根支撑立杆,若干根所述支撑立杆的外壁四周均设置有若干根防护栏杆,若干根所述连接撑杆之间通过防护垫片围设在共混传输管的四周,所述方形撑板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料开槽,所述注料开槽的槽位内部穿插有投料漏斗,所述投料漏斗的底部与混料绞龙接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料绞龙的端面设置有投料阀,所述投料阀的阀体一端固定罩接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侧面设置有塑胶颗粒加工机构;
所述塑胶粒子加工机构包括安装设置在电加热器底部边侧的塑胶颗粒加工箱,所述塑胶颗粒加工箱的箱体顶端中部密封连通有锥形投料端,所述锥形投料端的底部边侧固定安装有倾斜导板,所述塑胶颗粒加工箱的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筛选出料的混料箱,所述混料箱的底端边侧密封连通有共混改性料筒,所述共混改性料筒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底部四周开设有圆形开孔,所述圆形开孔的内部通过穿插设置的若干根连接销钉与地面支撑。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共混改性料筒的侧壁安装有共混搅拌泵,所述共混搅拌泵的一端通过蜗轮蜗杆驱动器密封联通有热熔共混绞龙,所述热熔共混绞龙的外部罩接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箱体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侧壁立板,所述侧壁立板的底部边侧与防护箱的内部安装固定;
所述蜗轮蜗杆驱动器的外壳体与侧壁立板的外壁限位连接,所述控制箱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原料存放箱,所述原料存放箱的底部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基座,所述原料存放箱由四扇连接立板组成,所述粉筛网架的中部竖直安装有防护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卡尔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卡尔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5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