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废气封闭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3634.3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喻检军;姜新新;殷海龙;周毅楠;常荣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00;B01D46/48;B01D46/74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废气 封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废气封闭回收装置。其包括回收箱和回收箱靠近底部处外壁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回收箱内壁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部转动设有丝杆,所述回收箱内部滑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外壁设有与丝杆外壁螺纹连接的凸板,其中:所述进气管内部通过滑板滑动设有活动筒,所述滑板端部与所述进气管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筒的封闭端滑动位于回收箱内部,且封闭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有传动结构,所述活动筒靠近敞开端的外壁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通过废气进入力传动使过滤板向上运动,增大过滤板与回收箱之间的空腔,确保涌入的废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减小废气对过滤板表面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废气封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飘散在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且粉尘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随空气飘散,不方便回收利用,尽管目前有将灰尘进行过滤收集的装置,但是在机器停止工作时,靠近进尘口处的机器内部粉尘易回流到外界,造成二次污染环境,且进尘口距离过滤板的空腔范围有效,易导致大量粉尘涌入冲击到滤板,影响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废气封闭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废气封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废气封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和回收箱靠近底部处外壁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回收箱内壁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部转动设有丝杆,所述回收箱内部滑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外壁设有与丝杆外壁螺纹连接的凸板,所述凸板用于在丝杆转动时,沿着丝杆外壁螺纹带动过滤板上下运动,其中:
所述进气管内部通过滑板滑动设有活动筒,所述滑板端部与所述进气管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筒的封闭端滑动位于回收箱内部,且封闭端与所述丝杆之间设有传动结构,所述活动筒靠近敞开端的外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在活动筒封闭端靠近进气管时,阻断进气管端部与回收箱内部的连通,在活动筒封闭端远离进气管时,使进气管端部与回收箱内部连通。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气泵将建筑施工废气从进气管端部向回收箱内部吸,在气泵的吸力和废气运动的推力下带动活动筒在进气管内部滑动,使通孔由阻隔通气的状态转换为通气状态,废气从活动筒内部经过通孔流入回收箱内部,弹簧拉伸,然后随着活动筒封闭端滑入回收箱内部的同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在内槽内部,凸板沿着丝杆外壁的螺纹滑动,带动过滤板运动,使过滤板与回收箱之间形成的空腔增大,确保涌入的废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减小废气对过滤板表面的冲击,在停止废气进入后,在弹簧恢复原状的作用力下带动活动筒复位,使过滤板向下运动复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活动齿条,所述活动齿条外壁啮合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通过转杆转动位于所述回收箱内部,所述转杆与所述丝杆端部之间设有两个垂直啮合的锥齿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箱顶部连通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外壁连通有气泵进气端,所述气泵用于将建筑施工废气从进气管内部向回收箱内部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箱靠近底部的内腔插设有集屉,所述集屉用于收集掉落的粉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底部设有底架,所述底架外壁设有多个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端部与所述回收箱内壁贴合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清理刷端部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转动位于所述底架外壁,多个所述转轴外壁均设有联动齿轮,多个联动齿轮外壁相互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箱内部靠近拐角处均设有啮合齿条,所述啮合齿条滑动贯穿所述过滤板,同一平面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啮合齿条外壁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3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