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增甘膦的除草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40495.9 申请日: 2022-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5119851A 公开(公告)日: 2022-09-30
发明(设计)人: 易芬远;王超;韦茂春;杨淑兰;余青云;方冬林;徐照隆;罗燕梅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57/20 分类号: A01N57/20;A01N43/80;A01N47/36;A01P13/0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周晟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增甘膦 除草 组合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增甘膦的除草组合物,所述的除草剂包含增甘磷和活性成分X,所述的活性成分X选自草甘膦、草铵膦、精草铵膦、苯唑草酮、嘧苯胺磺隆中的一种。本发明通过对现有除草剂化合物组合复配,最终筛选复配出一种性价比高、低毒、高效的除草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活性除草剂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增甘膦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防治有害植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但由于农药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制定《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如何相应国家号召,减少农药使用量,是农药科研工作者应该深思得问题。

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高浓度时会抑制杂草生长,具有除草作用。将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与除草化合物进行合理筛选复配,具有减少除草化合物使用量,扩大杀草谱,且安全高效的特点。是应对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有效措施。

增甘膦又名草甘双膦,化学名称:N,N-双(膦羧基甲基)甘氨酸,增甘磷是植物生长抑制剂,美国第一个商品化的甘蔗催熟剂,主要用于甘蔗、甜菜的增糖催熟;用于棉花的脱叶催熟。增甘磷在低浓度时可延缓作物生长,减少吸收消耗,增加糖分积累,并具有催熟作用。在高浓度时其是一种除草剂。

草甘膦,英文通用名称glyphosate,CA登记号:1071-83-6,化学名称N-(磷酸甲基)甘氨酸。分子式C3H8NO5P,分子量169.09;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对部分杂草敏感性差。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由于它不具有选择性,故广泛用于非农田、果园、道路、林业等地除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逐步过大。

草铵膦,英文通用名称Glufosinate ammonium,CA登记号:77182-82-2,化学名称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铵。分子式C5H15N2O4P,分子量198.16;属有机磷类除草剂,是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剂,非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也是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除草剂。它的作用比草甘膦迅速,具有杀草谱广、在土壤中降解快、毒性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继草甘膦之后又一个性能优良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目前国内仅登记用于果园、非耕地杂草的防除。随着国内外对百草枯的禁用,草铵膦作为触杀型除草剂的代表,市场份额必将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草铵膦水剂助剂主要包括AES、烷基糖苷、烷基聚醚等化合物。

精草铵膦,国际通用名称:Glufosinate-P,CA登记号:35597-44-5,化学名称:(2S)-2-氨基-4-[羟基(甲基)氧膦基]丁酸。分子式C5H12NO4P,分子量:181.23;作用机理是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导致植物体内铵离子堆积,抑制光合作用,达到除草效果。精草铵膦毒性低、较为安全,在土壤中易于降解,对作物安全,漂移小,对临近作物安全;除草谱广(对多种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有效),可治理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恶性杂草,活性高,杀草迅速(介于草甘膦和百草枯之间),持效期长。以触杀除草为主,不会转移到别处,对后茬作物安全;具有非常好的水溶解性,结构稳定,方便加工和混配使用,对环境污染低,实现了农药的更高精细化;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果园、葡萄园、橡胶园、非耕地等地块防除多种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0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