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蝉花提取物在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0018.2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邵丽;蒋愫婧;马来记;刘惠;张萍;牛珂欣;俞苓;李陶;王理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28 | 分类号: | A61K8/9728;A61Q19/02;A61Q19/08;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物 促进 纤维 细胞 合成 透明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蝉花提取物在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中的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蝉花提取物用于化妆品中,不仅可提高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含量,还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提高抗氧化的活性,进而达到保湿、美白、抗衰老、修复皮肤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蝉花提取物浓度为50μg/mL时,可使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含量提高到241.0%,相对于未处理的对照组增加了14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蝉花提取物在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中的应用域。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于年龄增长、紫外线辐射暴露、化学污染等原因,会出现明显的衰老、色素沉积迹象。皮肤白皙、细腻、有弹性是每个女性梦寐以求的状态。通过使用化妆品延缓皮肤老化、保持水分充盈、白皙是有效的手段之一。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皮肤中天然存在的一种成分,帮助增加皮肤的持水能力。透明质酸吸收水分时,使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处于湿润的环境中,从而使皮肤有弹性。一般而言,皮肤的透明质酸从25岁开始失去,30岁肌肤的透明质酸含量往往只有童年的65%,60岁降低至25%。随着透明质酸的减少,水分会到达一个较低的水平,皮肤从而缺乏弹性和光泽,呈现出皱纹和老化。目前,透明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妆品原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可被皮肤吸收,起到保湿、修复、营养、防晒、润滑等作用。化妆品中透明质酸的加入虽然是体内内源性透明质酸的一种补充,但是会导致皮肤细胞收到细胞中透明质酸的增加,进而发出减少细胞透明质酸分泌的信号。因此,增加皮肤中透明质酸含量,对于保护皮肤的健康、延缓皮肤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蝉花(Cordyceps cicadae),又名金蝉花,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真菌,在我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在《本草纲目》、《中华药物大全》和《中华药海》中都有关于蝉花的药性与应用方面的记载。蝉花其味甘、性寒,具疏散风热、定惊解痉、明目透疹、滋补强壮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蝉花含有多糖、核苷、麦角固醇、多球壳菌素、虫草酸、透明质酸及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肾功能、抗菌、抗病毒等多重功效。目前,蝉花仅被当做保健品或药物使用,极少应用于化妆品行业。因此,将蝉花作为新型化妆品原料,应用于各类化妆品具有很大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蝉花提取物在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中的应用,将蝉花提取物用于化妆品中,可提高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含量,进而达到保湿、美白、抗衰老、修复皮肤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蝉花提取物在制备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蝉花提取物的浓度为25~150μ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蝉花提取物在制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蝉花提取物的浓度为5~110μg/mL。
优选的,所述蝉花提取物为蝉花热水浸提法得到的蝉花水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蝉花提取物含有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尿苷0.15~0.2%、鸟苷0.10~0.15%、腺苷0.05~0.15%、胞苷0.02~0.05%、次黄嘌呤0.01~0.05%、肌苷0.01~0.04%、尿嘧啶0.005~0.015%、腺嘌呤0.005~0.015%、海藻糖5~10%、虫草酸10~15%、葡萄糖2~5%、半乳糖1~5%、果糖2~5%、多糖5~15%、蛋白2~6%、多酚0.2~0.5%。
优选的,所述蝉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蝉花粉碎与水混合,采用热水浸提法得到蝉花提取液;经离心、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蝉花提取物;所述蝉花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5~50g/mL;所述热水浸提法的温度为60~90℃,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提取1.5~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0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