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孢白僵菌Bb1003及其介导合成纳米金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36440.0 | 申请日: | 202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3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宏;刘晨浩;冯翠萍;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3/00;B82Y40/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晋中市思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22 | 代理人: | 胡晓军 |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孢白僵菌 bb1003 及其 合成 纳米 方法 | ||
一株球孢白僵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球孢白僵菌合成纳米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公元5世纪,金首次被提取出来,在当时就被视为世界上最珍贵的物质之一。之后金被分离成粒径小于100 nm的粒子,便成为了更加珍贵的材料,纳米金(AuNPs)。纳米金凭借独特的光电特性、良好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中。
传统的合成纳米金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点,物理法高能耗、成本高,化学法有毒有害,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因此,开发绿色低毒、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的纳米金合成方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微生物法合成纳米金就有效的结合了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凭借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绿色低毒等优势已逐渐成为纳米金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已报道了多种微生物具有合成纳米金的能力,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病毒等,它们利用自身分泌的蛋白酶,还原糖等生物成分合成多种不同形态 的纳米金。与其他微生物相比,真菌在合成纳米金过程中更具优势,主要体现在(1)具有极强的生长活性,并且能够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2)具有非常强的 金属吸附能力;(3)能够分泌大量丰富的胞内及胞外蛋白质、酶类及还原糖等生物分子,可有效的还原金属离子并合成稳定的纳米颗粒。(4)合成的纳米金粒径范围较均一、形态多样,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具有纳米金合成能力的真菌有几十种,包括黑曲霉菌、青霉菌、尖孢镰刀菌、木霉菌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具有纳米金合成能力的球孢白僵菌,以及采用该菌株催化HAuCl4合成纳米金的方法,在绿色合成纳米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球孢白僵菌(
本发明的球孢白僵菌Bb1003是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次营镇桑蚕养殖农户偶然发现的僵蚕中分离得到。该菌株接种在产孢培养基中,接种后置于温度为26±1℃、全黑暗、相对湿度为75±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 d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形态,菌落颜色为乳白色,菌落底端为淡黄色,菌落边缘薄,中间厚,中间有褶皱,菌落呈同心圆生长(图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产孢细胞单生,很少簇生;产孢轴纤细,膝状弯曲,具小齿突;菌丝透明有隔,隔附近有分支(图2)。分生孢子透明、光滑、呈卵圆或椭圆形(图3)。采用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并绘制系统发育树,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数据库中其他球孢白僵菌株聚为一大支,说明该菌株与数据库中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综合形态特征鉴定和ITS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该菌株命名为球孢白僵菌Bb1003。
利用球孢白僵菌Bb1003(Beauveria bassiana)合成纳米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活化菌种:将4℃保存的球孢白僵菌Bb1003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中,在28~30℃下活化培养2~5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6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