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田管网式肥料精确调控作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5183.9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超;李雪;程备久;陈黎卿;谈应权;徐倩倩;马庆;王韦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G01D21/0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达联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尚婷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田 管网 肥料 精确 调控 作业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农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田管网式肥料精确调控作业系统,包括:检测分析系统,用于采集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参数,并根据生长情况参数生成对应的精准施肥策略;控制配比系统,与检测分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精准施肥策略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水肥配比;输送灌溉系统,与控制配比系统连接,用于将完成水肥配比的混合物输送至田间进行灌溉喷洒。可以通过检测分析系统自动的对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参数进行实时获取,然后调用生成的精准施肥策略对控制配比系统进行驱动,自动的完成水肥配比,之后由输送灌溉系统对田间作物进行灌溉喷洒,减少人工的参与而且时效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田管网式肥料精确调控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结合,依据农作物实际生长环境对农作物进行一体化施水、施肥等操作,实现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管理人工成本,并大大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灌溉施肥效率和肥水利用率,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精准控制农业转型。
现有的喷灌施肥和地表铺管灌溉成本投入大,并且灌溉施肥方式会浪费水资源,造成肥料严重浪费,使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量增加,土壤环境日益恶化,且由于农作物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参数的不准确调节,很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田管网式肥料精确调控作业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根据田间作物胜场情况来自动进行精准灌溉的肥料调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田管网式肥料精确调控作业系统,包括:
检测分析系统,用于采集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参数,并根据所述生长情况参数生成对应的精准施肥策略;
控制配比系统,与所述检测分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精准施肥策略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水肥配比;
输送灌溉系统,与所述控制配比系统连接,用于将完成水肥配比的混合物输送至田间进行灌溉喷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检测分析系统自动的对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参数进行实时获取,然后调用生成的精准施肥策略对控制配比系统进行驱动,自动的完成水肥配比,之后由输送灌溉系统对田间作物进行灌溉喷洒,减少人工的参与而且时效性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分析系统包括多个田间传感器和服务器,所述田间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生长情况参数,所述服务器用于生成所述精准施肥策略;
所述控制配比系统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泵房配比系统和混合控制系统;
所述混合控制系统包括混合模块和按照所述精准施肥策略向所述混合模块供水的供水模块,所述泵房配比系统包括三个用于按照所述精准施肥策略分别向所述混合模块提供氮、磷、钾三种肥料的肥料供给模块;
所述混合模块将接收的供水和肥料进行混合后输送至所述输送灌溉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肥料供给模块包括肥料罐、第一过滤器和施肥泵;
所述肥料罐中盛放的肥料由所述第一过滤器过滤后通过所述施肥泵抽送至所述混合模块中;
所述施肥泵受所述服务器驱动控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水泵、第二过滤器、水表、压力传感器;
所述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水泵抽取;水由所述第二过滤器过滤,所述水表统计抽水量,所述压力传感器统计输水管中的实时水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5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氯氧磷自动滴加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云平台负载均衡方法